接下來,在人類的無限感慨之中,這四顆星球戰艦迅速加速,最終用將近十分之一光速的速度,一路趕到了金星軌道附近。
四顆星球戰艦將金星團團圍住,然后金星的軌道就開始被迅速的拉長,人類的金星探測器也被帶著一起飛了。
相關的畫面傳回地球,人類科學家們再次大開眼界了。
金星的尺寸、質量都與地球基本一致,就這么被四個星球戰艦直接帶走了,那豈不是說,想要帶走地球也是輕而易舉的
幸虧這些火星人沒有惡意,寧愿自己搭建新的星球生活,也沒有來打地球的主意,當然原因可能是她們看不上地球
否則,別說地球人在火星人面前如何弱小了,就是整個地球都扛不住他們的折騰啊。
實際上艦娘們還穩了一手,專門保住了人類的簡陋探測器,一路小心翼翼的把金星向外挪。
否則對金星這個無生命的大“毒球”,處理起來肯定會非常的粗暴的
現在帶著星球平穩的轉移,相比戰艦直接飛肯定是要慢了很多倍,這個轉移過程一直持續了兩年多。
金星最終被放在了原來的火星軌道之外,在距離太陽245億公里的地方。
看著火星人的星球戰艦脫離金星,而進行開始在這個軌道上穩定的運行,人類科學家已經知道這次行星轉移工程算是結束了。
他們馬上拿著之前的預測數據,繼續對照探測器收集的數據,持續觀察轉移之后的金星未來的變化。
單純的看基本參數,金星是太陽系內與地球最接近的星球,尺寸、質量、表面重力等基本數據的差異都非常的小。
但是金星表面的大氣濃度非常高,表面大氣壓是地球的92倍,而且這濃郁的大氣中有96的二氧化碳。
因為金星的地殼比地球的厚,而且是完整的一塊,沒有地球的板塊結構,也沒有液態海洋,無法完成碳循環。
所以金星上沒有地球意義的地震,內部能量釋放依賴于火山活動,所以火山的數量和規模都比地球高了一個數量級。
巨量的碳和硫化物被噴出來,卻因為沒有液態海洋和碳循環,無法正常回收,所以才越積越多。
巨量的二氧化碳導致金星的溫室效應失控,讓金星成了太陽系溫度最高的行星。
金星表面平均溫度達到了462攝氏度,距離太陽更近的水星,得到陽光是金星的四倍,表面平均溫度也只有179度。
科學家們通過計算判斷,如果金星的溫室效應消失,表面平均溫度會下降400度,回落到60度左右。
現在金星來到了火星軌道之外,它的大氣層和二氧化碳仍然存在,但是受到的熱量降低到了原來的四分之一左右。
這樣金星的溫度必然也會大幅度的降低,具體會降低到什么程度雖然可以估算,但是準確數據就要依賴觀察記錄了。
還有金星降溫之后,表面會發生什么變化,環境有沒有可能變得更加溫和一些有沒有可能改成宜居星球
對于天文學家而言,這些都是非常罕見的足夠特殊的觀察對象,可以寫不知道多少篇論文了。
不過金星這邊剛剛穩定下來了,新的大新聞也已經開始了。
另外的觀測人員已經確認,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里面,已經出現了一個新的大型星體。
那可能就是火星人搭建新星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