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計算機的守衛艦隊,也是完全無人化的智能艦隊,武器裝備與艦娘的艦隊類似,但是數量上少了好幾倍。
戰斗本來是沒有懸念的,艦娘們得到了許星辰的準確命令之后,馬上毫無保留的全力攻擊。
在一場絢爛的太空煙花之后,守衛艦隊被完全摧毀或者癱瘓或者被捕捉,戰斗也隨之迅速結束了。
艦娘們的遙控無人艦隊,僅僅損失了十幾艘小型偵察護衛艦,以及幾百架攻擊無人機。
許星辰眼前出現了系統提示
“擊敗恒星計算機守衛艦隊,權限獲取通道已經開放,請在三個月內登陸恒星計算機本機,確認獲取和修改控制權限。”
許星辰輕輕吐了口氣,馬上通知科研艦隊,安排艦隊過去獲取權限。
先行者文明留下來的東西,應該不會存在什么未知的風險。
如果這些遺物有風險,那所有的艦娘本身,都應該被視為潛在的風險隱患。
所以對這個恒星計算機,許星辰覺得不需要太過謹慎了。
科研艦隊立刻行動起來,在一批武裝艦隊的護送下,啟動超光速引擎,直接跨越空間前往恒星計算機。
這種有意思的事情,當然少不了最好動的海王星,她收到消息就非常激動的加入了隊伍。
海王星非常主動的要求接管行動管理權,但是被許星辰直接按住了,整體行動主管還是繼續讓遠望六號負責。
海王星這是帶領一個行動小隊,負責具體的權限獲取行動。
海王星雖然喜歡搞事,但是本身的確也是經驗最為豐富,思維最為開闊的信息處理艦娘,而且喜歡新奇和冒險。
執行這種任務本來就是最合適的,別的艦娘也不會覺得許星辰縱容她。
許星辰對這個行動也很好奇,所以就跟海王星保持視野同步,相當于看著海王星直播這種行動。
現場的戰斗結束之后,遙控探索艦就已經靠近了恒星計算機,對計算機本身展開了全面的掃描。
在科研艦娘的艦隊趕到現場的時候,恒星計算機的大致結構模型已經生成了。
那是一個巨行球殼結構,內部有一顆燃燒的恒星。
恒星計算機的外部結構近似正球,直徑大約是太陽光球層直徑的8倍,約為11128萬公里,周長約為3496萬公里,總體積約為太陽的512倍,是地球的66560萬倍。
這樣一個超級巨型奇觀級別的人造結構,也像是一顆巨大的恒星一樣自行旋轉,每64地球日自轉一周。
恒星計算機球殼的自轉的角速度,似乎是跟內部的恒星保持一致的。
內部恒星的質量約為太陽的60,是一顆小型橙矮星,預計壽命約為400億年,當前年齡約為30億年。
恒星的質量和尺寸遠低于太陽,計算機球殼的密度遠高于太陽,球殼直徑是太陽的五倍。
所以,在恒星計算機的球殼內部,球殼與恒星大氣之間,存在非常寬闊的空隙,直線距離能夠放下四百多個地球。
應該是因為距離太近了會難以控制熱量,也可能是因為距離恒星太近了的話,球殼計算機本身就要承受過高的重力。
現在球殼外部的表面重力,約為地球的三分之一,可以方便的停放飛船,安裝和部署各種設備。
在這個恒星計算機圓潤的外殼上,均勻的散布著大量數千公里高的塔式似結構,那似乎是用來穩定和調節計算機形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