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一下太初大陣的運轉模式吧,以后遵照水藍星上神州的時間,模擬出日升月落好了,可以讓居住在這天宮之中的人也具備時間感。”
林知白觀看著,作出了決定。
此刻的天宮為了模擬水藍星的重力所以自轉速度很快,若是任其自然的日升月落,那估計一會兒就會經歷一次的黑暗與光明的變幻。
所以林知白選擇了更改太初大陣的運轉模式,左右不過是將灑落地面的光芒調整一下而已。
將整個天宮逛了一圈,林知白很滿意這個新家,風景漂亮且天精地氣濃厚,是一個修行的好地方。
回到作為居所的凌霄殿,林知白開始了自己搬到新家的第一次修行。
隨著林知白運轉《仙經》功法,再加上天宮之上本就存在的太初大陣,周遭星空之中的日月星辰之力這個時候都在瘋狂的被汲取掠奪,向著天宮匯聚而來。
這個時候的天宮,因為周圍匯聚了太多的力量,整個都在發光,七彩的顏色在星空之中極為醒目。
這龐大的日月星辰之力,一部分被太初大陣直接轉換為天精地氣,更多來不及轉換的就沒入了天宮之上凌霄殿的位置,并且在這個過程之中被轉換為天精地氣。
此刻還在天宮之上的諸多星淵衛,都可以清晰的看到,整個凌霄殿都被一片七彩的光芒淹沒,整個天宮之上的天精地氣也在向著林知白匯聚。
而作為當事人的林知白,這個時候就感覺很舒服。
周圍濃郁的天精地氣,讓他運轉《仙經》更加流暢和省力,倒是證明了林知白之前做出決定將新家搬到太空來,是一個比較正確的決定。
保持著修行的狀態,林知白分出一些心力開始思考著接下來的規劃。
已經被搬到天宮之中,放在地下生物實驗室之中的超級生物計算機水藍二號,通過遠程意識鏈接和林知白保持著聯系,為他計算分析在思考過程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制造行星級的太初大陣,需要很多類似于天宮這樣的浮空島,將其布置在星空之中轉換日月星辰之力,而后將天精地氣投送到水藍星上。
“若要做到將整個水藍星的天精地氣濃度提高到以十億計算的人口,人人皆可修行達到傳說級的程度,起碼需要建造一萬八千座浮空島。
“建造這座天宮就用了我差不多三年的時間,以我現在的修為水平,需要起碼5.4萬年才能完成這個工程。
“就算考慮到未來修為成長支配力提高,其余的浮空島不必弄得這么精致,也不需要再研究怎么制造浮空島,想把這些浮空島弄完,也需要起碼一萬年時間。
“無疑,靠我一個人建造行星級太初大陣,這是不現實的。
“而想要幫手,就需要更多的天精地氣培養下屬,這又成為了一個死循環,所以需要變通一下。”
思考到這里,林知白的思索陷入了停頓。
然后,林知白開始嘗試著轉換思路:“既然無法一下子構建出人人如龍的修行環境,那么可以先開放一小部分的高端修行資源,培養更多的人達到高境界。
“讓這些高境界的人輔助我去修建浮空島,帶動更多的人達到高境界,以此類推,或許一開始會很慢,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高境界的武者會越來越多。
“達到三花聚頂的境界,就有能力幫我構造一部分的太初大陣了,現在我修建一座浮空島平均需要兩年,若是有五百個三花聚頂的修行者幫忙,就可以把時間壓縮到一年以內。
“武學奇才配合功法和足夠的資源,在沒有代練宿主的情況下,修行到三花聚頂大概需要一個甲子的時間,以現在的人口基數,就按照一個甲子時間出五百個天資才情俱佳的天縱奇才計算。
“那么,未來十個甲子的時間就能夠誕生五千個三花聚頂的修行者,可以將浮空島的制造速度提高到一年制作十座的程度。
“而隨著浮空島越來越多,天精地氣的產生速度不斷的增加,再加上人口基數的增加,天才和高手會越來越多,樂觀的估計一千年以后就可以完成行星級太初大陣的建造了。”
思考著,林知白用超級計算機模擬了一下未來的人口成長趨勢和資源增長趨勢,得出了一個比較樂觀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