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帶著眾人采藥回來的李云龍背著滿滿幾籮筐的藥材回到駐地。
“和尚,幫我拉一下靴子”徐虎滿臉扭曲的喊著和尚,其他人也全是如此。
李云龍光著腳猛的在門檻上磕了兩下雨靴,大塊大塊的泥土便隨之甩落下來。
如果放在后世,這樣的場面根本不可能看到,除非是大老遠的前往深山農村,否則鞋子上根本不可能沾有這么多泥土。
“采兩斤的草藥,鞋子上沾了兩公斤泥,要是哪天雨天負重五十公斤,恐怕咱們回來的時候得有個六七十公斤”
和尚一邊幫著徐虎拽著雨靴,一邊抱怨著。
一旁的劉三甩去手中的泥土附和道“可不是”
“沾滿泥土也就算了,要是執行任務的時候遇這么個情況,咱們腳底打滑,這行軍速度肯定會大幅度降低。”
周衛國點點頭,說道“算了,都忍忍,咱們這里本身就少雨,偶爾下幾場雨,對百姓們來說反而是好事。”
“我們能跟小鬼子作對,還能跟老天爺作對”
聽著眾人的抱怨,李云龍不禁也思索起來。
沒能及時支援黃村的事情其實很大程度上和道路的崎嶇有關系,如果這個時代道路平坦,憑借著戰馬的速度可能這次悲劇就能夠避免。
而且老話說,要想富,少生孩子多修路。
只有交通發展起來,才能吸引到各個地方的人才前來晉西北支持抗日大業。
就那平安縣城目前的情況來說,無論是生活的條件還是發展,其實見見有了一些大城市的影子。
但現在目前的問題就是一個交通不便利,富商的支援物資的車隊每次都得算好日子。
一旦遇上暴雨或者暴雨過后,馬車的車輪就會陷進泥濘中,加上貨物又重,沒個大漢幫忙推根本出不來。
所有運送過來的東西都是靠著肩抗人挑,完全是憑借老百姓和愛國人士的一腔熱血。
這樣的情況下,不僅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更重要的是一旦遇到突發情況,逃命的機會都會大打折扣。
想到這里,李云龍頓時便心生修路的想法。
只不過想修路,在任何時代都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而因時代不同,修路面臨的具體問題也相應的不同。
就拿幾十年后來說,土地都是包產到戶的,一旦修路,就必然的要占據已經分配給老百姓們自己的土地,于是便會有占地賠償,青苗賠償之類的問題。
除了這些東西,最后才涉及到修路及人工,耗材成本等相關的問題。
不過,在這個時代關于土地占用賠償和人工成本之類的倒是可以忽略不計。
畢竟老百姓支持八路軍工作的熱情是十分高漲的,而且李云龍手里還有這么多人,想要修個路基本上不是太大的問題。
但問題是修建的范圍又具體是從哪兒到哪兒而且一旦路修好以后,萬一小鬼子打進來,這路也是極大的方便了小鬼子的坦克裝甲部隊的運輸,到時候對晉西北的安全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因此,這路雖然非修不可,但道路的路線選擇就極其重要。
“你們去把這些草藥送去醫療部隊,另外,在讓極為團長和政委來指揮部,就說我有事情要跟他們商量”
眾人一愣,還沒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卻見李云龍已經換上鞋子走出屋子。
眾人面面相覷一眼,不敢有絲毫耽擱。
片刻之后,團指揮部里,趙剛孔捷等人全部到齊。
李云龍在將自己的想法告訴趙剛等人后眾人看法各不相同。
大多數人都是表示同意的,但孔捷和丁偉卻表示完全沒有必要,現在需要建設的地方多了去了,沒必要將錢花在這上面。
不過李云龍的態度卻十分堅決的說道“我叫你們過來不是跟你們商量道路要不要修建的問題,是讓你們幫我想想道路該怎么建設。”
面對李云龍這霸道的態度,孔捷和丁偉也只能無奈的搖搖頭。
“云龍兄,孔團長和丁團長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咱們發展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了,因此楚某認為,在道路的修建上,咱們盡量取直避短,盡可能的節省成本。”
趙剛立馬附和道“除了楚團長說的之外,咱們也得考慮到其他問題。”
“首先咱們不可能面面俱到,這道路的修建只能是固定的幾個城市,而且這些城市必須在節省歷程的同時還得有險可守。”
“在道路動工修建的同時,沿途的可守險地也得同時修建工事,派民兵或者小股部隊沿途駐防,把控道路,形成長久的防范機制”
很快,眾人便在激烈的爭吵和商量中得出了結論,為了這個結論,他們甚至在沙盤地圖上做了詳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