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整合國家資源,朕要與八位異性王協商,協調各個封地內的商務、政務、軍務等事宜,即日起,發布詔令,八百里加急旨意,召八位異性王火速進宮。”
為什么將冊封韓信的事宜,擺在第一位?
明著告訴外邊的八個異性王,如果不進宮,等同于謀反。
韓信領兵。
你們八個異性王膽敢謀反,無異于死路一條。
這是明目張膽的威脅。
可以想象,八個異性王得到旨意后,會是怎樣驚恐不安的糾結表情。
在打仗方面,他們自問,絕不是韓信的對手,恐怕只能乖乖進宮,交出封地。
“皇上圣明!”
文武百官齊聲呼喊著,這些都是人精,聽出了劉邦的隱藏意思。
劉邦又說道,“按照仙人指導,將頒布一項屯兵于田的政策,士兵一邊保家衛國,一邊從事田地生產,加速國內的農業恢復;最后一步是對北面出兵,以戰養戰,掠奪異族部落的牛羊馬資源。”
對于冊封韓信,收回異性王封土,推廣屯兵于田的政策,眾人沒有異議,可是最后一項,要對北邊異族用兵,朝堂上一下就炸開了鍋。
“陛下,陛下,萬萬不可啊!”
“是啊!老臣肯定陛下收回皇命,如今我大漢朝內外交困,已經折騰不起了啊!”
“打仗,苦的是百姓,陛下念在百姓困苦的份上,斷斷不可出兵。”
……
對于官員的議論,劉邦一對眼睛目光如炬,霸氣側漏說道:
“眾愛卿,聽朕一言,大漢朝初建,國弱民窮,北邊異族匈奴深知這點,哪怕我們不出兵,他們也會派遣大軍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此戰無可避免,然而戰爭的主動權,一定要掌握在我大漢朝手上。”
“爾等可聽說過閃電戰?可聽說過以戰養戰?仙人有言,贊賞韓信為一代兵仙,朕有兵仙統兵,何懼這些野心貪婪的異族,只要我劉邦在位一日,便與異族不死不休!”
這就是劉邦的決心,斬盡異族,絕不將禍患留給后代子孫。
一語過后,沒人再反對出兵。
“陛下所言甚是,微臣支持陛下的決定!”曹參第一時間大聲喊道。
“微臣支持陛下的決定。”很快所有人都紛紛支持劉邦。
在文武百官的呼喊聲中,劉邦的三條計謀全部交代下去,整個帝國開始急速的運轉。
這一幕被負責記錄的御史大夫記錄了下來,流傳千古。
整個大漢朝廷開始朝著欣欣向榮的局面進發,在皇帝劉邦的主持下,朝堂上下,朝局內外確實擰成一股繩,開始了勵精圖治。
當天,韓信帶著一枚虎符,開始點兵點將,召集精兵強將。
第二日,丞相蕭何親自監督,一批糧草軍需源源不斷往北邊運送。
第三日,朝廷告示張貼,開展屯兵于田的策略。
第四日,漢朝五位異性王進入皇宮,劉邦杯酒釋兵權,奪回五個封地的所有政務、軍務大權,劉邦沒有做絕,保留了異性王的封號,讓他們在封地內,做個閑散王爺。
第五日,韓信率兵一萬,千里奔襲,此戰能否帶回大量的牛羊馬資源,關系到大漢朝的氣數,整個長安城,都在翹首以盼,等待兵仙凱旋而歸的消息。
第六日,劉邦與張良連續三天的動員,對十余萬的俘虜,表明獎賞利害,成功征集四萬兵源,剩余的俘虜,分散安排在各地軍營,增加屯兵于田的農業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