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正襟危坐,因為這桌就剩他與仙人了。
“唐玄宗,我有一事不明,你為什么要重用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呢?”莊凡開門見山說道。
“奸相?”
唐玄宗楞了一下,說道,“先生,為何說這兩人是奸相呢?他們對國家的政績,是有目共睹的!”
誒!
莊凡嘆氣,這唐玄宗是真的老了。
莊凡也不廢話,徑直說道,說李林甫擔任宰相十九年,是唐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他大權獨握,蔽塞言路,排斥賢才,導致綱紀紊亂,還建議重用胡將,使得安祿山做大,是使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之一。
有李林甫在,唐朝朝廷黑暗無光。
“對了,還有接任的楊國忠,這也是一個奸邪之輩,他將在楊玉環得寵后飛黃騰達,直至升任宰相,他任相期間,專權誤國,排擠忠良,起用奸佞,敗壞朝綱,與安祿山的矛盾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
“他們二位,當真如此?”唐玄宗還不相信。
莊凡說道,“你現在不相信,實屬正常,回去后,你可派遣心腹,前往節度使安祿山所在地盤,秘密展開調查,主要查五樣東西。”
“帝國最精銳的軍隊,河北的糧食,山西的鹽,隴西牧場的馬。”
“查證的數量,足以對大唐朝發動一次覆國戰爭。”
“如果調查屬實,你立刻去查抄李林甫,問罪楊國忠,同時啟用有能力的將領。”
……
誰想到,唐玄宗居然問道,“先生,敢問如今的大唐朝中,誰人堪稱大用?”
莊凡無語吐槽,還是說道,“給你十三個名單,這些都是大唐朝可重用的名臣。”
他將名單寫在一頁紙上,唐玄宗接過來一看……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陳玄禮、郭子儀、李光弼、仆固懷恩、顏真卿、許遠、張巡、顏杲卿、魯炅、張介然
莊凡又道,“郭子儀和李光弼,這是兩位朝廷柱石的存在,遇事不決,可以向他們討教。”
唐玄宗忽然想到什么,問道,“先生,您剛才說五樣東西,還缺少一樣。”
算你沒有老眼昏花,可能還有救。
莊凡說道,“河北等地胡人眾多,安祿山在平盧和范陽盤踞多年,安祿山在胡人中形成了一股效忠于他的實力。在他的麾下有非常多的胡人將領,再加上網羅了一批失意的漢族文人組成了智囊團。
叛亂前夕,安祿山會一次性在軍中提拔數千名胡人軍官,替換漢族將領。”
言外之意,如果大批胡人軍官上位,就意味著安祿山將發動叛變了。
“這個……”
唐玄宗神色變得格外糾結,支支吾吾道,“先……先生……不久前,安祿山送來奏報,說要提拔胡人軍官,以方便管理當地的胡人,朕……已經準奏。”
莊凡想罵人,你丫怎么當皇帝的,這點眼力勁都沒有?
李隆基畢竟不是李世民,不是唐太宗,一生沒有經歷什么戰爭,在軍事格局上,自然沒有獨到的眼光。
如果安史之亂,發生在李世民當皇帝時候,估計用不了幾日,就會被拍滅。
莊凡說道,“大唐朝,是你李氏江山的基業,你自己看著辦吧!”
“先生,李隆基已盡信先生之言,勞請先生指教,拯救我大唐基業。”唐玄宗真摯說道。
開創了盛世之后,唐玄宗逐漸開始滿足了,沉溺于享樂之中。沒有了先前的勵精圖治精神,也沒有改革時的節儉之風了。
正直的宰相張九齡等人先后被罷官,小人李林甫爬上了相位。
李林甫病死后,又是楊國忠掌權,致使政治更加黑暗。
對此,莊凡只有兩句話,“你當初即位后,一心想效仿唐太宗,也做一個英明的君主,可看看你現在,寵幸楊貴妃,重用小人,荒廢朝政……”
“如果繼續下去,你死后,有何顏面去面對九泉之下的唐太宗?”
古人嘛!大多相信迷信那一套,此話一出,對于唐玄宗而言,猶如當頭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