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三更,楊廣和蕭皇后走了。
莊凡沒有去睡覺,他在屋子里,欣賞著楊廣送來的一副書法厚禮……《蘭亭序》!
這可是王羲之真跡,在這個年代,早就失傳了。
王羲之,一個影響中國近2000年的人,一個將書法推向最高峰的書法家。
自東晉以后,凡學書之人取法無出其右,紛紛效仿,因而也產生了一個說法——世上無人不學王。
然而,他的那件被千古傳頌的《蘭亭序》自唐貞觀以后,下落成了一個謎,千年來依舊查無蹤跡。
“好東西,好東西啊,這得值多少錢?”莊凡在摩拳擦掌,興奮不已。
據莊凡在網絡上搜索的信息,說《蘭亭序》摹本無價,真跡更無價。
目前存世《蘭亭序》摹本不下百種,其中尤以唐代馮承素“神龍本”為最,是公認最接近王羲之真跡的一本,而它現存在京都故宮博物院,甚至是該院的鎮院之寶。
另有虞世南、褚遂良等書法家的臨本皆在博物館。
在博物館館藏,就意味著是無價的。
當然了,說是無價,但是再高也有一個數字。
很多年前,在嘉德拍出王羲之《平安帖》,這還是后人臨摹的作品,成交價也達到了驚為天人的3.08億,而且全文只有41字,單字均價750萬。
在臨本基礎上,將王羲之的真跡單字價格乘以2,這不過分吧?
也就是說,王羲之的真跡,一個字那就是1500萬。
《蘭亭序》全篇有三百多個字個字,莊凡粗劣一算,得出了等于50億的結果,真跡與臨摹的價值,絕不止翻2倍那么簡單,搞好了,說不定能賣出幾百億,上千億。
價值是估算出來了,可怎么賣?
這種無價之寶,有幾個人能買得起?
另外還有一個頭疼的難題,關于《蘭亭序》真跡的來源,自己怎么解釋?
大街上撿來的?
自家后院挖出來的?
還是直接說是公元六世紀隋朝皇帝楊廣贈送的?要這樣說出去,恐怕別人要將他當成精神病。
“爺爺,恐怕要委屈你了!”莊凡想到一個法子,把所有責任難題推到已故的爺爺身上,就說爺爺曾經秘密得到了這副曠世之作,作為家傳之寶,自己不忍心讓如此無價書法寶物,蒙塵在自家莊園,所以決定要對外拍賣,讓所有喜愛書法的人們,都能瞻仰古人真跡。
隨后,莊凡連夜聯系了省城一家信譽,實力,口碑最好的拍賣行。
他沒有明說是《蘭亭序》真跡,只是說要買拍一件價值過億的古董。
因為他爺爺的關系,對方還是答應,派遣一位主管過來。
早上九點鐘。
拍賣行的人來了,領頭是一個美女叫周文婷,穿著女性職業西裝,顯得精明干練,身后兩個是她的下屬。
過億的拍賣品,按理說要主管到場,可卻是派遣了一位副主管。
“莊先生,您好,我叫周文婷,是xx拍賣行……”
一方寒暄后,莊凡帶著三人進屋,周文婷態度還行,沒有因為莊凡年紀小,就輕視他,畢竟莊凡可是管著一個巨大的莊園,身價肯定不菲。
周文婷很期待莊凡要拍賣的展品。
最近拍賣行公司的總經理職位出現空缺,她和另外一個李總在競爭。
如果能靠莊凡的展品,為公司帶來巨大利潤,她的升職就算穩了。
殊不知,這次帶來的豈止是利潤,如果成功拍賣《蘭亭序》真跡,她所在任職的拍賣公司,將會一下躋身到超一流行列,她也能因為此次業績,如愿以償,得到公司總經理的職位,甚至還能進入董事會。
莊凡說道,“周總,我在電話里說了,此次要拍賣的,是一件過億的物品,你們就三個人來?”
周文婷立刻解釋說道,“莊先生,稍安勿躁,按照拍賣公司的流程,我們想要確認拍賣物品的價值,再制定相應的搬運轉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