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韓信的情商,自然是想不到,要將消滅匈奴的功勞,讓給御駕親征的皇帝劉邦。
一切都是莊凡的注意。
上一次在莊園,莊凡曾暗中囑咐提醒了韓信,大漢朝傾國一戰時,最后的功勞,最好能及時主動地讓給劉邦,如此一來,劉邦將徹底信任他這個柱國大將軍。
莊凡如何考慮呢?
人家皇帝都御駕親征了,難道真的只讓劉邦露個臉?然后班師回朝?
天下人怎么看?
功勞都是你韓信的,劉邦的臉還要不要?
當時一提醒,韓信便恍然大悟,所以才有了如今關鍵時刻,自己避開的情況。
“好,好,就依大將軍所言,朕要親自滅了這幫異族匈奴。”劉邦心情大爽。
韓信領兵離開,手底下一些將領,則是頗為不服。
韓信說道,“匈奴唯一能突破的路線,就是雪山腳下,按照冒頓的習性,最后殊死一搏時,定然會派遣所有軍隊,強行突破,我們這次的責任最為重大,能否將匈奴全部消滅,就在于我們能否擋住匈奴最后的反撲。”
韓信看得更遠,他的計謀,明顯超出了所有人。
他可不是單單將功勞讓給劉邦,更是篤定了,雪山腳下的守備薄弱處,才是最危險的地方。
由他親自鎮守。
絕對要這異族匈奴全軍覆沒,沒有一兵一卒能逃回大草原。
“左參將,你們派一千士兵急行軍,收集大量的干柴,鋪設在流江的冰面上。”韓信發號施令。
“將軍,這冰天雪地的,我們還用用火攻?”左參將一臉困惑問道。
“是用火攻,但是不是燒殺敵人,而是要融化幾處冰面,到時即便匈奴沖出來了,他們能走的范圍,都在我們的控制之中。”韓信說道。
“遵命。”
一切都如韓信料想的一樣,樊噲堵住了匈奴北歸的路口,周勃和曹參各領一支軍隊,左右鎮守。
南邊正面則是英布在死守。
匈奴只能從東側的白登山突圍。
然而一場巨大的雪崩,讓匈奴的左右賢王的軍隊,全軍覆沒,無一生還。
大雪紛飛中,冒頓開始集結兵馬,沒有先被進攻,也沒有向南,而是繼續朝著雪崩的山腳下前進,為什么?大雪困路,雖然阻擋了匈奴的腳步,可漢朝的兵馬一樣受阻啊!
隨后二十萬的匈奴兵,全部在白登山腳下穿梭,尋找往外突破的路線。
與此同時。
利用莊凡賜予的神器“望遠鏡”,觀察到匈奴兵的異樣。
劉邦立刻振臂一呼,漢朝所有兵馬傾巢而出,一共三十多萬軍隊,全部撲了上去。
被截斷糧食多日,匈奴兵一個個餓得渾身發軟,人困馬乏,根本不是漢朝駿馬的對手,幾輪沖擊下來,匈奴減員嚴重,只剩下不到十萬兵馬。
當然,漢朝損失也不小,損失幾乎達到了一比三,也折損了三萬多兵馬。
并且還是在莊凡為大漢朝準備了現代化的“戰馬三件套”的情況下。
足以可見異族匈奴的兇悍程度。
為了穿過十多里的山腳下,匈奴兵再度減員,大部分待在雪地里,被活生生凍死,下場慘烈。
數不清的尸體,沉在在白雪之下,無人收尸。
匈奴的將領也顧不上了。
眼下的情況,能走一個算一個,再派人救治傷員的話,恐怕他們一個都走不了。
“前方就可沖出漢朝的包圍圈,大家急速行軍,只要回到草原,漢朝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我的勇士們,振作起來,匈奴王帶你們回家。”
冒頓在鼓舞士氣,當聽到可以回家,匈奴士兵立刻士氣大漲。
一公里外。
冒頓忽然胸口一沉,直接吐出一口大血,為什么?
因為遠處,旌旗招展,烽煙滾滾,韓信帶領的兵馬正在蓄勢待發,等待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