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的干部知道了這個消息后。
他們帶著馬燈、武器由地道進入墓室,進行查看。
這時發現,這是一個古代的墓葬。
一些墓室中,放著銅馬銅車,這些銅車馬并不是很高。很快,墓葬中的各種殉葬品被送到了大隊部。
當時,發現墓內有銅車馬和其它文物就讓生產隊會計負責,用麻袋將這批文物搬運到生產隊的庫房保管,隊干部們還列出了一個入庫文物清單。
盡管如此,村民還是采取了封鎖消息的做法。盡管強調保密,但消息還是傳到了公社里。新鮮公社書記對此非常重視,他以視察防空洞為由,來到生產隊。提出了一個明確說法,出土的古文物,不能變賣,更不能毀壞,要給上級政府反映。至此,這個消息才被上報。
雷臺漢墓出土銅車馬武士儀仗俑和一件罕見的銅奔馬,在以往的考古發掘中,實屬少見,說明這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墓葬。后來,文物工作者黨壽山先生親自用架子車,將文物搬運到武威文廟大殿保管起來。
雷臺漢墓中出土的文物先后兩次被調到了省上。不過此時人們并沒有真正認識到銅奔馬的價值。
真正認識銅奔馬價值的是郭沫若,他是銅奔馬的伯樂。
當郭沫若第一眼看到銅奔馬時,就對銅奔馬的造型贊嘆不已,認為它既有風馳電掣之勢,又符合力學平衡原理,無疑是一件稀世珍寶。據親歷者說,當時,讓郭老大加贊賞的兩件國寶是唐代金銀棺和東漢銅奔馬,并且說“這兩件拿到京都可以引起轟動。你們好好宣傳,我回去也給你們宣傳宣傳。”后來,銅奔馬在京都的展覽上才一鳴驚人。
到現在,這尊出土的“馬踏飛燕”古董,可以說是國家標志性的文物之一。
莊凡拿出的這一尊老物件。
也極為不凡。
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只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
銅奔馬微微地偏向一側的頭高昂著,前面頭頂的鬃毛和后面的馬尾一致向后方飄飛,渾圓的軀體呈流線型,四肢動感強烈,三蹄騰空,右后蹄踏一展翅奮飛、回首驚視的“風神鳥”龍雀。
按照價值估算的話,這尊“馬踏飛雀”絕對屬于極為罕見的好東西。
也可以稱得上是次國寶級的古董。
放在市場上,以許成的眼光,應該可以說是有價無市的那種珍貴寶物。
“莊先生,這,這哪來的?”許成老臉漲紅,無比震驚道。
“是隋朝時期的古董,以前我那位敗家老爸收藏的,這是留給我最后一件好東西了。”
莊凡一臉認真,顯得無比誠懇說道。
許成哭笑不得,上次那副唐朝古畫,他記得,莊凡也曾說過,說是他敗家老爸最后的家底。
現在咋又冒出一件?
莊凡還是認真說道,“許老板,不要驚訝,這真的是最后一件家藏古董了。”
不知道的人,看到莊凡這個態度,肯定要確信不疑。
事實上。
莊凡家里,有一屋子價值連城的古董呢!
“莊先生,多謝你信任,我現在立刻回去,安排唐嵐出國的各項事宜。”
許成帶上“龍馬飛雀”火速離開了。
這家伙臉上激動的表情,溢于言表,明顯是被“馬踏飛雀”驚呆了。
莊凡表示。
下次我將始皇帝的那塊“印璽”亮出來,許成你豈不是眼珠子都要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