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尸深處雞爪子般難看的手掌,朝著高處一點,一抹黑氣迸射出去。
不偏不倚,撞擊在其中一道手印上。
好像一滴水,調入滾沸的油鍋里,那道手印宛如復活過來,綻放刺眼光輝。
與此同時。
還有一個暗淡的影子出現,宛如半縷殘魂,沉沉浮浮,飄于空中。
他背負雙手,昂然立于空中。
雖然面龐暗淡,可還是能感覺到,這是一位古老的帝王。
因為那種極具壓迫感的帝王之息,一般人是無法模仿的。
在莊凡與老干尸凝望時。
那道影子宛如怒視蒼穹,掃視遠方莽莽大地,發出震耳欲聾的豪情壯語: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莊凡一驚,為什么?因為這是華夏歷史上,可以成為最霸氣的一聲吶喊了。
他也知道這道影子是誰。
漢宣帝劉詢。
漢武帝之孫。
一位被低估的古代帝王。
眾所周知,曾經縱橫大漠、稱霸草原的匈奴人,他們憑借強大的騎兵部隊,來時呼嘯而至,去時如風而退,幾百年來一直是中原漢族人的噩夢。
強如秦始皇,雖然他開創了中華民族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但也要靠修萬里長城來抵御匈奴人。
漢高祖劉邦,曾經放倒了勇武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卻也差點在白登山被匈奴人活擒,最終只能靠送錢、和親來平事。
然而該來的終于來了,華夏歷史上一位最低調的帝王,卻把匈奴人這貨給打殘了,并做出了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事——“定胡碑”。
按照歷史的古籍記載,漢武帝晚年的幾次用人失當,至使漢軍在出擊匈奴時吃了幾次敗仗,但漢、匈雙方的整體實力差距卻越拉越大。
尤其是漢武帝去世后,匈奴人也曾趁機對漢朝發起過多次反攻,但都被擁有強大邊防力量的漢軍暴打,公元前80年,匈奴兩萬多騎兵犯境,卻被漢軍一陣斬殺九千多人,就連主帥甌脫王也被漢軍生擒活拿了。
當漢宣帝劉詢登基時,一直靠搶劫過日子的匈奴人,在本分了一段時間后,已經憋壞了的他們又有想法了。
他們趁著漢宣帝剛剛登基,又是一位年輕低調的皇帝,便想出來大撈一把,但是他們仍然不敢同漢軍正式交鋒,而是將怒火發向了漢朝的附屬國——烏孫。
然而匈奴人無疑是自尋死路,用惹禍上身來比喻他們最恰當不過,如果他們知道后果有多嚴重時,一定會痛哭流涕、悔不當初了。
這位年輕且低調的漢宣帝,其政治、軍事能力卻是西漢帝王之中的最杰出的,即使是將他放在整個兩漢四百年的的眾多帝王中,漢宣帝仍能排在前幾位。
當匈奴人攻打烏孫的消息傳至長安后,朝廷上一片反戰之聲,大臣們都認為烏孫遠在西域,而漢軍勞師遠征將得不償失,但漢宣帝卻認為徹底解決匈奴問題的時間到了,于是他力排眾議,對匈奴人進行堅決打擊。
經過一系列的軍事大戰。
漢朝大獲全勝。
數個匈奴單于皆死于戰亂。
昔日曾經縱橫大漠、稱霸草原的匈奴人已經日落西山,對中原構不成任何威脅了。
而華夏漢族歷史上最霸氣的“定胡碑”就是在此時所立: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這十二個字。
每一個字,都能讓華夏子孫熱血沸騰,不能自已。
莊凡感慨。
要是當時光門通往的漢朝皇宮,是漢宣帝統治時代,那么自己這個歷史修正者,就不要那么累了。
不久后。
漢宣帝的影子消失,重新沒掌印之內。
很快,莊凡也在這道漆黑色橫幅上,留下了自己的手掌印記。
手掌觸及橫幅的瞬間。
透骨的陰寒。
就好像觸及到一具冰凍死尸,而且自己身上的血氣,還被強行拖走了一部分。
“不好!”
莊凡暗暗發聲,因為這一刻,仿佛有一道雷鳴,要破開他的五臟六腑。
這是要強行在人的體內,烙上一道“靈魂印記”的節奏。
好在關鍵時刻。
身上系統發威,將那道可怕的力量湮滅了。
直到這時。
莊凡也才知道大殿里那些干尸,是如何演化來的。
所有的根源。
都在這道可能是“封鬼榜”的橫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