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時的人卻不認識火,視為怪物,視火為不詳,繞火而行,避火而居。
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在商丘終于出現了一位智者。
之所以稱其為智者,是因為他有超越常人的行為。
別人繞火而行,他卻哪里有火便向哪里去,別人避火而居,他卻經常在有火的地方居住;別人撿到被火燒死的小動物總是隨手扔掉,他發現被火燒死的小動物總是撕些肉放入口中細細品嘗。
通過長時間體驗,他發現了火的妙用。
在寒冷的時候,人靠近火堆或在太陽光下,身體比較舒服。吃被火燒熟的動物肉,比生食動物肉少了一股難聞的腥味,且口感較好、胃覺舒服。
于是,他號召周圍的人把捕獲的動物或采摘的植物根莖放在火上烤著吃,使人類慢慢克服了生食的習慣。
他帶領周圍的人在寒冷的時候靠近有火的地方或曬太陽,使人類找到了抵御寒冷的辦法。
智者認識了火,知道了火的廣泛用途。
但自然界中的火并不是到處都有,隨時存在的,再大的森林大火總有熄滅的時候。
為了使人類時時處處都能找到火與用上火,智者開始了艱難地人工取火方法的探索,經過千百次試驗,終于找到了鉆木取火與點石擊火兩種方法,使中華民族的先人掌握了用火與取火技術。
由于鉆木取火中大多使用的是燧木,于是人們便把發明人工取火技術之人尊之為"燧",稱為"燧人氏"。
遠古人相信燧,跟隨燧,很快便形成了以燧為首的遠古人類氏族部落,這個氏族部落被后世形象地稱為"燧明國"。
當然。
其實按照血脈來說。
現在的炎黃子孫,追根溯源的話,都是出自史前時代燧人氏的部落。
都是同根同枝的血脈。
莊凡心中感慨萬千,說道:
“既然你是燧人國的一員,也算是華夏的祖輩,為何行走于黑暗之中,做出歹毒之事?難道你也學秦始皇一樣,追求長生不老?”
“歹毒?”
老干尸訕訕一笑,說道,“我可曾殺過無辜?我可曾制造過血腥?我可曾帶來過什么罄竹難書的人間災難?都沒有吧、我一直沉眠徘徊于古殿……”
莊凡說不出話了。
好像是沒有吧!
龍首卻是質問道,“南嶺三尸,與你是什么來歷?”
老干尸意味深長的語氣,說道,“他們三尸,是我的手下敗將,當年南嶺之地,尸氣彌漫,瘴氣橫行,是我出手將他們鎮壓,保住了這片大好河山。”
一方對峙后。
莊凡懵逼了。
原先覺得這個老東西罪惡滔天,可到頭來,他似乎并沒有什么天大“罪過”?
唯一讓他不爽的,可能就是老干尸要奪魂,要強行奪取他莊凡的軀體。
“你建造這棟鬼雄殿,究竟意圖什么?”莊凡再次問道。
“你說呢?”老干尸反問。
“嗚嗚嗚……”
破爛神臺后方。
三桿幡旗搖曳。
狂風大作,死氣彌漫。
眨眼間,在神臺后方出現了三具尸體,高大的尸體,宛如鐵水澆筑而成。
南嶺三尸出現了。
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不過莊凡更忌憚的,是老干尸另一側的那個“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