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黃太太,周勤心里才舒了一口氣。
雖有徐丹提點,但周勤還是覺得這其中的彎彎繞繞也太多了,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說錯話。
再想到徐丹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了十幾年,心里越發的想她了。
周勤連忙和秀娘提出要接張媽媽一起回家去的想法。
秀娘見他有心,也知是徐丹的心意,便差人去尋張媽媽來,征詢她的意見。
徐丹的戶籍陽哥兒早就辦好了,還拿出一封信,是給鎮上官府師爺的,到時讓周勤去尋人,把周勤和徐丹的成親文書辦理妥當便成。
周勤仔細問了辦理流程,還問了隨多少禮合適。
這趟出來,他把好些銀子都帶在身上,就怕辦事情需要用到。
這師爺讀書時得過黃家的資助,幫辦理只要應收繳的,并不要額外的錢財。
更何況他們如今手續齊全,不屬于越權處理,所以并無難處,也就沒有索要多余錢財的道理了。
周勤聽后又謝過一番。
既然周勤都說帶來的山貨是給親戚的孝敬,那怎么處理當然是由秀娘和陽哥兒說了算。
野菌子、野山筍和竹參入了公中,那蜂蜜當是孝敬秀娘的,便不算在里面。
秀娘慣會做人,當下差人尋來干凈的瓶子,舀些去孝敬黃太太。
周勤還把蟬花單獨拿了出來,這算難得的東西,送人回禮也拿得出手。
陽哥兒當即收入囊中,要另外給他銀票。
周勤擺手不要,陽哥兒能解決他和徐丹的事情讓他感激不盡,給再多的東西他都舍得。
況且此次前來并沒有想象中花什么錢財,所以無論陽哥兒和秀娘怎么勸說他都不肯收。
張媽媽的到來打破了兩方一個要給,一個拼命拒絕的僵持場面。
秀娘也怕推搡中傳到有心人嘴里,便只好由著周勤了,悄聲吩咐王媽媽去安排準備些布匹讓周勤帶回去。
“張媽媽,丹娘讓我務必把您接家里去呢,您趕緊收拾收拾,跟我回家吧。”
張媽媽聽后一臉喜色,但想想還是猶豫了起來。
她年歲大了,跟著去也是個累贅。
周家的情況她知道,又不是大戶人家,需要陪嫁,鄉下人家哪能娶了小姐她還跟去過活的道理。
周勤見她果然像徐丹預測的一樣猶豫不決,脫口而出兩人提前商量好的說辭。
“張媽媽,丹娘有身子了,我們沒個大人在身邊,慌亂得很。委屈您隨我家去,幫著看顧一二,也好讓我們定定心。”
張媽媽一聽這話果然激動起來,一連串問題跑出來問個不停。
“小姐有了?什么時候的事?懷相好不好?反應大不大?”
秀娘聽見周勤的話也想開口詢問,她畢竟是當家的,更穩得住些,不像張媽媽這般激動。
秀娘待張媽媽說完后才緩緩開口道:“張媽媽,別著急,讓他慢慢說。”
等這邊安撫住了張媽媽才朝周勤說道:“怎么這么大的事現在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