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勤一一把事情都補充完,隨便他們讓村里人一起上山掰竹筍,反正兩千斤他們兩家也忙不完。
韋公負責幫周勤檢查質量,六婆婆說她知道村里哪家人實在,不偷懶耍滑,哪家貧苦些,那便由她去找人。
韋公和六婆婆都知道他是有心幫扶大韋村,也是榕樹村的人傷他太過才會如此,所以兩個老人對他又是感激又是心疼
六文錢一斤是不多,但野筍山里到處都是,哪里還不能掰,回到家不過費些功夫。
家里還有老人孩子可以幫忙呢,賺出錢來大家添葷腥,穿新衣多好。
待下午六婆婆去通知村里人時,大家還覺得懸乎著呢,不可置信的確定了好多次,還跑去韋公家堵得水泄不通,韋公連忙出來穩定人心。
眾人又一哄而散,瞬間如潮水退去。
人人都急著回去準備麻袋籮筐明天一早上山呢,晚了被別人搶先了可怎么辦啊。
這家想著閨女的紅頭繩有著落了,那家想著下個月老爹壽宴能穿套新衣服了,另一家想著到時給孩子娘換雙新鞋。
似乎連老天爺都聽見人們渴望的心聲,當天傍晚就下起雨來。在雨水的滋潤下,春筍長勢愈發喜人,人們也樂開了花。
大家都很珍惜賺錢的機會,不用韋公和六婆婆敲打,自發的相互監督,不是看誰沒做好,就怕自家做得比別人差,到時候人家不收。
榕樹村村民收到消息時山里的野山筍都被掰光了,畢竟現在山頭之間管制得不嚴,除了靠自己村里的那幾座山,剩下的都是無主的,誰去那里找吃的都可以。
榕樹村村民備受打擊,覺得明明周勤是自己村里人,卻偏向外人。
黃家莊子的田不給他們佃租,還要劉家不收他們的菜干和芋頭,現在有錢也不給他們賺。
年輕氣盛的漢子,自視甚高有長輩觀念的老人,多嘴貧舌的婦人,幾幫人圍在一起忿忿不平,說要去周勤家討個公道。
吵著要去時人人都像個勇士,真的要人站出來時鴉雀無聲。
最后村正和兒子阿盛去,本想拉著阿鋒、小江這兩個和周勤有點交情的去,結果兩人家中長輩強硬說不準去。
拿這一點原本就不熱絡的情誼去打動別人簡直是笑話,兩家人可不管別人怎么說酸話,只敲打家人別出去和那些人混,做好自己本份之事即可。
村正說不認得路,要周二順一家出一個人陪著去,周財對徐丹的美貌念念不忘,主動舉手。
周財見過原來的石頭房,這會又看見翻天覆地的變化,心中妒意更勝。
村正和阿盛心里突突的,只覺得他們站在人家門口就已經輸了。
小義正在門口的竹椅上剝筍殼呢,看見他們心中雖厭惡,但還是進門跟張媽媽說了一聲。
張媽媽聽后去內院通知了周勤。
周勤正看書呢,聽后冷哼一聲,逗了一下女兒,再給自家娘子倒杯茶才往外走。
阿盛見這么久都沒人出來招呼,小義又這般冷淡的態度,一時便火上心頭。
“小義,你怎么這么沒禮貌,我爹這把年紀了親自上門來,你也不知道起來倒杯水。”
“我腿都斷了,沒辦動,要我去倒水也可以,你得先背我進廚房才行。”
如今小義都離了榕樹村了,用村正的名頭壓他還能管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