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點點頭,“我奶奶剛從田里回來,得換身衣服才能過來呢,不然都是泥巴,怎好見客呢?”
韋公樂呵逗他道:“你小子也是個機靈會說嘴的,回去告訴你奶奶,你周勤叔叔今天要在我家做客。我家雞都殺好了,一會有大雞腿吃,不去你家了啊。”
小山一聽人家這都殺雞了,他們家還沒個準備,這哪里爭得過呢,得趕忙回去把消息通知奶奶才成,所以一溜煙便跑了。
幾個大人見了都不自覺笑了起來,嘆孩子心思單純,一看就知道他想什么。
六婆婆是個爽利的,聽孫子這么一說便提了幾個菜到韋家,說給他們添碗菜。
這也是鄉下交好的鄰居之間常有的事,不值當什么。
正好關于刺繡一事,周勤也想找六婆婆聊聊,便叫她坐一會。
六婆婆笑道:“村里手上功夫好的倒有幾個,喏,柏成媳婦也是個拔尖的。”
“巧了不是。”韋公嘆道這可找到正主頭上來了。
周勤也不瞞他們,便說哪個女紅好的婦人可試試做些活計補貼家用。
繡得好一條帕子也有十五文,有能力強的繡團扇屏風那價更高。
這圖樣做刺繡之人得簽了合約不能賣給別人,而且要由周勤這頭檢查過后才能拿去售賣。
每幅繡圖周勤家要按賣出價收兩層銀子,到了第三年,便不收錢了。
刺繡一事韋公和六婆婆都不懂,柏成便叫他媳婦過來說話。
刺繡最除了技藝,重要就是新鮮的圖樣。
乍一聽周勤那憑白收了兩層利,但細想起來還是自己得益,要是沒有圖樣,繡圖也賣不上價錢啊。
既然這里說沒問題,周勤便說大韋村刺繡一事由柏成媳婦負責,到時和榕樹村負責的一起相互監督便是了。
大韋村有韋公一家人,榕樹村是三奶奶的媳婦,都算是他信得過的人,這也不用周勤盯著刺繡一事了。
不然大事小事堆在一起,煩也煩死了。
陽哥兒那頭得了周勤的信,也覺得可行。他這回聰明了,主動上報給黃老爺知道。況且如今家里都是黃太太的耳目,想瞞著是不行的。
黃老爺看了信脫口而出說道:“海螺?”
的確相比之前京城那樣的主意,這海螺生意是不太夠看的。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生意小,才有可能落到陽哥兒的身上。
黃老爺到目前為止還掌握著家中的經濟大權,各事務也沒有分到幾個兒子身上。
雖然會叫他們去管事,但身邊跟著的人都是黃老爺的親信。
陽哥兒明白,他如今必須要有自己的一條新路子才行,不然束手束腳的,做好了便又被上交到家里,成了公中的共有資產了。
黃老爺不以為意道:“這東西利小又煩瑣,陽哥兒,你考慮看看吧。”
陽哥兒躬身回道:“父親,我認為不以事小而不為。我如今還須多歷練才是,只要平了來回的花銷,全當添經驗罷了。我想試試,反正這會家里也沒有什么事忙,我不如出去看看也好。”
“既是如此,你去辦吧。”
此時黃老爺怎么也不會想到,就是他這么看不上的小生意,有一天會成為陽哥兒最大的倚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