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意客棧招賊一事,相信大人還有印象。他們是鐵骨錚錚的將士,若不是生活所迫,怎會背井離鄉來討生活。我也不過給他們一個遮蓋的地罷了。”
周勤娓娓道來,把自己的產業和目前的情況先主動上報。當然,還是要留著底的。
馮縣令不滿道:“周老板好口才,一樁樁一件件分析得很是清楚,但你鎮上還有門面,同時還有兩個作坊呢,這又怎么說!”
“兩個作坊是季節性的,一年也不過秋冬才有,前后不過幾個月的時間。鎮上都是小門面,比不得別人那些日進斗金的。我時常都還是彎腰在地里田間的干活,沒有一刻停歇的。”
馮縣令悠閑喝著茶,又問:“本官還聽說,你組織了一個商隊?”
看著情形,馮縣令是早有準備。
“那是如今鄉親們勤快,土地上出產的糧食越來越多,若是不跑動一二,到時便得賤賣。我也不過想著到別的地界看看,宣揚一下家鄉的風土人情罷了。說是商隊周某可不敢當。”
馮縣令陡然發難,“周勤,你倒油嘴滑舌專門推脫,難不成你全是倒貼,這么多產業沒一個有進項的不成?!”
周勤躬身不卑不亢的應答:“草民不敢,草民說的句句屬實,的確不過略有薄產,而且都是以內人的嫁妝起家的,實在不敢稱大,還請大人明察。”
馮縣令話頭一轉,說道:“你字字句句都說是為鄉民,難不成當本官是塊石頭不成。你既有心為鄉民,不如做點實事。”
周勤心知躲不過,忙先拿出個態度來,“大人高義,草民當然有心。只是孤掌難鳴,草民一個人的力量畢竟太弱小了,有心也無力。”
馮縣令一暼眼,“哦?你有心使在哪處呢,不如說出來本官為你參詳參詳。”
“大人也許不知,村里到時出產的特產,草民準備以我們三豐鎮做門頭,到時各個包裝都貼上三豐鎮的標識,銷往各地,也能為大人英明神武的治理添一份喝彩。”
馮縣令沒說話,但周勤明顯覺得周身的威亞少了一些。
畢竟縣令作為父母官,地方出名對他政績有益,他能坐等收益,何樂而不為呢。
周勤又道:“此舉若吸引了各地客商前來采購,給鎮里帶來了效益,小人到時還得請大人牽頭,聯合鎮里其它更有份量的前輩們把客商進鎮的路修一修,也好把我們鎮的門面做起來才是。”
商隊進鎮的路便是順意客棧那附近,要是有馮縣令牽頭,大家一起出錢,周勤不僅不虧,還會得利,所以此舉既能給馮縣令一個交代,又能有別人共同分擔,也算一舉多得了。
馮縣令挑眉,言語有有幾分贊賞,但仍嚴厲道:“好,你既然如此說,本官便信你一回,你到時候可別給本官裝傻充愣!”
周勤心知此事暫時能緩一緩,忙躬身應道:“草民不敢,草民謹記在心。”
馮縣令擺擺手,“行,那退下吧。”
“多謝大人,草民告退。”周勤松了一口氣,忙躬身告退,出了馮縣令的府衙便拔腿就跑。
周勤可不是被剛剛的事嚇壞了,他是怕自己慢一步豬肉攤的下水便賣完了,回家還得另外找個借口。
“老板,要一付豬下水。”
“豬下水啊,剛剛賣完了,您明天請早啊。”
周勤心道:果然倒霉。
周勤又去別家問,豬頭攤販都是擺在一起的,今天也不知道為什么,竟都早早賣光了。
周勤剛想轉身去尋些別的,身后有個人叫住了他。
“哎,等等,您是順意客棧的周老板吧?”
“我是。”
那攤販老板忙道:“我這有一付下水本來是留來中午給丈人下酒的,您若有急用我可以讓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