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必須盡快求變!
再不謀變,倉庫里真要堆滿貨物了!
產品一旦積壓,他就要壓死大量資金在里面!
資金鏈一旦斷裂,工廠也就死路一條!
王林絕對不能走進這條死胡同!
在走訪供銷社時,王林把市面上能買到的幾種衛生巾品牌,每樣買了幾包回來。
回到辦公室后,他把這些衛生巾,一一拆開來,擺在桌面上和自家的產品進行對比。
他發現,愛晴柔的優勢是很突出的,不論是生產工藝還是滅菌程度,還是棉柔程度,明顯優于其它企業的產品。
這一年,因為“安樂”衛生巾的異軍崛起,再加上這個行業門檻相對來說并不算太高,花上幾十萬、上百萬,就能建一家廠,所以國內一窩蜂似的投資建廠,各類衛生巾品牌,有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
除了私營企業,還有四個比較大型的國有品牌!
在供銷社里面,和愛晴柔展開正面競爭的,正是這四個國有品牌。
到80年代,我國婦女使用的還是落后的衛生帶,在扎好的棉布上墊著衛生紙或草木灰起到吸水的作用,而棉布則要回收反復利用。
1982年,我國從日本有名的護理用品機械制造商瑞光株式會社引入了第一條衛生巾生產線,這種一次性的經期用品逐漸走入了大家的視線。
對當時的女性而言,這種柔軟、潔白、高檔的商品多少有些不可思議。然而由于售價昂貴,普及率不高。
這也是我國第一個國有品牌的衛生巾。
據統計,到1990年時,我國共有5億適齡女性,但每年只消費20億片衛生巾,平均每人每年,只用4片!
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
但這個市場還遠遠沒有被開發出來。
王林聽說過一個很經典的商業故事。
兩家著名的鞋廠,各派了一個業務代表到非洲某地開拓業務。
不久之后,兩個業務代表回來了。
其中一人向公司老總報告說:“這個地區的人都不穿鞋子,我們沒必要進軍這個地區,因為完全沒有市場。”
另一人則驚喜的向總部報告:“這里的人都沒有鞋子穿,這里擁有巨大的鞋子市場!我們必須盡快進軍這個地區,防止被別人領先。”
就這樣,這個品牌一舉攻占了非洲某個地區的鞋子市場,大獲成功。
我國現階段的衛生巾市場,就好比那片還沒有穿鞋子的非洲地區,王林看到的是一片盎然的商機!
王林馬上召開會議,公司管理層人員,悉數與會。
在會議上,王林拿出已經拆掉包裝的幾種衛生巾,讓大家過目,讓他們摸一摸,然后問道:“你們誰能告訴我,這些衛生巾里面,哪一片最好?”
大家都指著愛晴柔的那片衛生巾:“這片最好。”
王林笑道:“你們是不是天天和自己的品牌為伍,所以一看到就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