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在前,其它人跟隨左右,或走在他身后,簇擁著他,往車間里走去。
進行技術培訓的,也是機器廠家派來的技術員,這也是王林的要求。
與其到外面請人來培訓,還不如請機械生產廠家的技工來培訓。
申紡廠女工多,分流出來的職工,也以女工為主。
而衛生巾廠和服裝廠,對女工的需求也大得多,只有少數工種,女工難以勝任的,才使用男工。
因為職工是分流出來的,他們身上穿著的工裝,還是申紡廠的工服。
這個問題,王林在衛生巾廠時就意識到了,但他暫時并沒有給職工換裝的打算。
就好像他這個王總,也要披一層申紡廠王副廠長的外衣一樣,被分流出來的職工,也需要這么一層外衣的保護!
身上穿著申紡廠的工裝,工人們就會覺得,自己還是申紡人,只不過是在分廠工作而已。
反正這兩家工廠,都有申紡廠的股份在里面,工人們的工作關系,也都在申紡廠這邊,他們這樣的穿著,并不越矩。
職工以青年女性居多,學習服裝制造技術,難度并不大。
服裝廠也是流水線作業,一個工種一個坑,每人只做一道工序,并不要求你一個人就把一件服裝做出來。
流水線作業,最重要的是各個部門的配合,關于流水線的布局,中間大有學問。
常見流水線布局模式,一般來說有三種。也就是服裝生產企業中常見的“一”字型布局、U型布局和模塊式布局。
“一”字型,也就是直線型布局,傳遞路線是一條直線,裁片從一端進,成品從另一端出。
U型布局,裁片和成品從同一方向端進、出,機器大多橫向排列;
模塊式布局,是在一個工位安排多臺機器,承擔多道工序,以單元的方式進行生產,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員工搬運移動浪費,柔性較大。
三種布局方式,各有優缺點,有時會進行多種布局的組合,并根據生產需要進行調整。
此外,還有設備的布局,主要包括縫紉機、燙臺、質檢桌、半成品儲存框、裁片儲存架等的擺放,一般遵循工序的傳遞順序。
王林對這些門兒清,只看了一眼車間的流水線,就看出不少問題來,他喊過馬四軍,說道:“這種流水線,是誰布的局?”
馬四軍笑道:“是設備生產廠家的一個工程師。”
王林沉聲道:“你把這個工程師給我請過來!”
馬四軍應了一聲,自去請人。
周粥和張瀚等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只得停下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