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娟道:“我聽懂了!所以他們從國外提供一切原材料和機器,讓我們的工人進行加工生產,生產出來的產品,仍然賣到國外去!”
王林道:“對了,就是這樣。這樣一來,外商的經營行為,對我們國內的物資平衡,并不會產生影響,而我們國內,又能解決一定的職工就業。于是,這個特殊時期的產物,也就得到了國家的肯定和支持。”
顧清雨道:“現在政策放寬了,外商投資的環境也寬松了。”
王林道:“是啊!我們趕上了好時代!”
出租車司機聽得很專注,這時說道:“同志,你是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吧?講得深入淺出,我都聽懂了!哎呀,我要是早些聽到你的話,我也去沿海地區干三來一補的企業了!”
王林呵呵笑道:“我不是什么教授。師傅,你這個行業也很賺錢啊!現在是出租車行業的黃金時期!只要有輛車,每天隨便跑跑,也能賺幾十塊錢一天,生意好的時候,賺個兩、三百塊錢也是有的吧?”
出租車司機道:“還行,我這輛面包車,是借錢買的,買的時候花了4000多塊錢,不過我三個月就還完了欠款。”
王林道:“比上班強多了。”
出租車司機笑道:“主要是我大舅在外面經商賺到了錢,是他建議我下海跑出租車的,本錢也是他借給我的。”
王林道:“看來,你大舅也是個厲害人物。”
出租車司機笑道:“他開大貨車的,以前幫國營單位開,后來就自己下海了,幫私人老板運貨,也賺到了些錢。不過肯定沒法跟你們比,我看出來了,你們都是大老板!”
王林哈哈一笑。
一時到了香格里拉金花飯店。
王林他們在飛機上已經吃過免費的午餐,此刻都不餓,下榻以后,就各行其是。
田曉青帶著吳大壯和羅偉出去跑國庫券。
王林帶著顧清雨和李文娟,到文化局招待所來訪路遙。
“姐夫,你說路遙長什么模樣啊?”李文娟無限憧憬的笑了笑,“他怎么能寫出這么好的書來呢?”
王林笑道:“你可以想象一下,然后見到他本人,你再對照一下,就知道你想的對不對了。”
顧清雨道:“我想,他一定是戴著眼鏡的。因為長期的伏案工作,會讓他眼睛近視。同樣的道理,因為缺乏運動,他的身體會有些胖。”
王林訝道:“你很聰明。”
顧清雨道:“還有一點也是可以猜測到的,他是個有書香氣質的人。腹有詩書氣自華。”
“嗯!”王林笑道,“八九不離十了。大概就是這樣子了。”
顧清雨道:“我雖然并不知道他的具體年齡,但我猜測,他應該和國家差不多同齡,他經歷過祖國發展的那些年代,他是個有著豐富閱歷的作家,他的內心十分的細膩。但同時,我又覺得,他對女人可能不是太了解。因為他的小說中,對女人的描寫,都太過客觀,不夠具體。這是我做為一個女性讀者的感受。”
說話間,三人乘坐的出租車,來到了文化局的招待所里。
王林笑道:“他到底是什么樣的人,就看我們有沒有緣分見到他的真容了!”
三人下了車,王林到前臺去詢問:“同志,你好,請問一下,路遙同志是不是住在你們招待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