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路上的西點店里,只有一個現成的大蛋糕了,十二寸的!售價25元!夠12個人食用。這可真有些大!但王林沒有考慮,直接就給買了下來。
李文娟笑道:“姐夫,這蛋糕怎么這么大?比我的屁股還大!”
“怎么說話呢!惡不惡心?”王林笑道,“大還不好?今天吃不完,留著明天再吃!”
“不行,我今天一定要把它吃完!”李文娟舔舔嘴唇,露出貪吃的表情。
回到家里,王林點上蠟燭,慶祝結婚一周年。
李文秀道:“我以前也沒吃過蛋糕,這是我第一次吃,王林,我希望,我們每年的正月初六,都能吃一個蛋糕,59年后,我們還能一起吃蛋糕。”
“姐,你許愿,不能說出來的啊!”李文娟道,“行了,快吹蠟燭吧!開吃了!”
……
開工以后,申紡廠于大年初十這天,召開了一場高級別的會議。
會議的重點,就是討論集資建房的事情。
以前的住房建設,全部由國家和單位全包。
這個壓力實在太大,國家已經不堪重負,于是出臺了集資建房的政策。
集資房,實行政府、單位、個人三者共同承擔,通過籌集資金,進行住房建設。
職工個人可按房價全額或部分出資,政府及相關部門在用地、信貸、建材供應、稅費等方面給予部分減免。
一般由國有單位出面,組織并提供自有的國有劃撥土地用作建房用地,國家予以減免部分稅費,由參加集資的職工部分或全額出資建設,房屋建成后歸職工所有,不對外出售。
產權也可以歸單位和職工共有,在持續一段時間后過渡為職工個人所有。
原則上來說,凡是參加了集資、合作建房的人員,不得再次參加集資、合作建房。
王林早就在等著集資房政策出爐了,他還謀劃著,怎么樣給自己多拿幾個集資建房的資格。
這時,廠部主任馬寶山忽然笑了笑,提出一個建議:“各位領導,咱們廠里,是不是建一批別墅?”
王林倒是心念一動,心想如果真的能建別墅,那就太好了!
誰料,周伯強呵呵一笑:“不行!集資建房,是為了集中解決職工住房困難,土地本就有限,怎么還能用來開發別墅資源呢?同志們,別總想著享受啊!很多職工還擠在筒子樓和宿舍樓里呢!”
馬寶山道:“其實這個也沒有硬性規定,有可操作的空間,其它單位肯定會這么搞的!”
周伯強道:“不行!我們先解決了職工的住房問題再說其它。”
王林聞言,也就打消了對集資建別墅的念想,他提出來一個新概念:“廠長,別墅不現實,但我們可以多建一些大平層,滿足個別同志的需求,比如說,四室同堂的,家里人口特別多的,需要大平層呢?
“大平層?”周伯強等人,對這個詞,顯然都很陌生。
王林笑道:“就是推出一些面積比較大的戶型,180平米的四房、200平米的五房,相當于是一種扁平化的別墅。這樣的戶型也不用太多了,量力而為,按需而建。我覺得,有能力的職工,或者家里確實有需要的職工,還是可以購買的。這也是滿足職工不同的住房需求嘛!”
周伯強眼里精光一閃,深深的看了王林一眼:“王林同志,你這個提議很好啊!那你覺得,這種大平層,我們推出多少套比較好呢?”
“三十套左右,也就差不多了。”王林道,“廠里有能力參與大平層集資的職工,估計也不多。三十套夠了。”
馬寶山笑道:“這個主意好,大平層,不是別墅,但又不比別墅差啊!不管是上級,還是職工,都沒有二話可說。”
周伯強問道:“其它同志呢?有沒有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