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含含糊糊幾句話帶了過去,等凌敬、馬周走了,才低聲說:“今日河東柳氏一位夫人……”
“河東柳氏?”李善想了想,猶豫道:“不會和柳濬有關吧?”
“是柳護軍的侄女。”朱氏解釋道:“不過這一支有些特別,是從江南遷居回來的。”
河東柳氏和北地其他門閥有所區別,當年永嘉之亂,西晉亡國,衣冠南渡,柳氏族人南遷,一支遷于汝潁,號西眷,一支遷于襄陽為東眷。
前隋滅陳,一統天下之后,西眷、東眷兩房也沒有立即北遷,直到大業年間才陸續回到河東。
所以,相對來說,這兩支雖然也是河東柳氏,但勢力比嫡系要弱小的多。
當然了,不管怎么說,柳氏與裴氏、薛氏齊名,并列為“河東三著姓”,是天下僅次于五姓七家的門閥大族。
李善本人對婚姻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想法,在這個時代想找個真心相愛的女孩,比他前世還要難……前世已經夠難了,兜里沒錢,長得普通,還沒空閑時間。
嗯,主要是,反正現在身邊有周氏、小蠻呢。
聽了兒子婉轉的話,朱氏遲疑道:“柳氏那位夫人還邀我過些日子在李家相聚。”
“回頭孩兒交代德謀兄一聲,此事不急。”
李善補充道:“日后身世終有大白之日……若是提前說明,說不定會泄露出去,若不是提前說明,只怕聯姻不成反成仇。”
頓了頓,李善笑道:“婉言相拒,有柳濬在,河東柳氏不至于生怨,柳奭、柳亨都和孩兒熟識,等到日后大白于天下……想必更會諒解。”
李善對聯姻門閥世家也沒有什么抵觸的情緒,反正自己這一輩子是看不到世家覆滅的……但在如今,朝局混亂的時刻,李善想拖一拖。
原因很簡單,李善很難判斷出河東柳氏的政治立場,他也不想去判斷……未必有坑,但萬一有坑呢?
再等幾年,等李世民登基后,自己是有資格挑挑揀揀的……其他人不知道,但李世民、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是知道李善的分量和功勞的。
李善的功勞不在于籌謀山東大捷本身,而是截斷了太子李建成搶占軍功的可能。
到那時候再挑,不香嗎?
為什么要在這時候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之前李善就想說,只是看母親興致勃勃……今日不得不委婉的說出幾分心思來。
朱氏有點不知所措,想了會兒突然瞪眼道:“難道你還掛念那個崔氏小娘子?”
李善都愣住了……這也能聯系得上?
“此事不用再想了!”朱氏苦口婆心的勸道:“那日長孫夫人就一言不發,次日你送了信過去,今日特地打探……”
李善挑挑眉頭,“如何?”
朱氏眉毛都耷拉下來了,“聽聞那位小娘子被禁足了,而且張家二郎被其姑母訓斥。”
張文瓘的姑母……李善在心里轉了下,那就是崔小娘子的母親張氏。
看來那首詩還真送到那位崔小娘子手中了,李善忍不住回想當日在船板上遙望的那個女孩,臨窗而立,身姿婀娜,面容看的不算真切,但似乎臉蛋精致的很,是個美人胚子。
出了會兒神后,李善突然反應過來,哭笑不得的說:“母親,孩兒還真不是為了那位小娘子。”
“孩兒已然決議,三年……呃,四年內均不定親!”
李善在心里打鼓,自己這只穿越的蝴蝶扇起的風暴已經不小了,東宮太子李建成沒能撈到平定山東,擒殺劉黑闥的大功,也不知道三年后還會不會有玄武門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