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從政治角度還是城市規模角度考慮,一旦遷都,除了洛陽,短時間內沒有其他的可能。
但那樣的話,陜東道大行臺必然撤銷,李淵不可能允許京兆內有兩套班子,這對李世民,對天策府都是個巨大的打擊。
“遷都洛陽,依黃河而立。”李善淡然道“河北、關中、河東還會留重兵拒守嗎”
“尚有遠邁數千里的隴西道”
李世民眼神異彩閃爍,他已經完全聽懂了李善這一番話的用意。
李唐一統天下,一大關鍵就在府兵,兵源主要來自于河東道、關內道兩地,若是遷都洛陽,就意味著半棄北地
“失北地,登失民心,這就是大勢。”李善肯定的說“大勢在殿下手中。”
李世民嘴角掛起一絲笑容,他知道李善沒有說透,只是隱隱提及。
府兵是個關鍵,但更關鍵的是民心,民心一失,別說李建成了,就是父親李淵也撐不住。
什么是民心
五姓七家是民心
河東三望族是民心
五姓七家有六家是河北、關中、隴西三處,還有河東裴、柳、薛三族。
遷都洛陽,棄北地,就意味著李淵、李建成將那些門閥世家都袒露在突厥的馬蹄彎刀之下。
那些門閥世家能容忍嗎
還會將李唐視為正朔嗎
太子欲遷都,而秦王欲戰,這就是大勢所趨,這就是人心所向。
那些世家門閥還會不作出選擇嗎
李世民細細思索,越想越覺得此策絕妙,最妙的是,一旦流言蜚語傳開,太子洗都洗不干凈。
李建成割地千里,畏懼突厥,這是事實,這也是他在軍中威望不著的根源。
遷都洛陽,必能撤銷陜東道大行臺,說不定還能將天策府拉下馬,對于東宮來說,這是他們日夜期盼的事情。
五姓七家中,隴西李氏在隴西道,太原王氏在河東道,趙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博陵崔氏都在河北道,全都是在北地。
唯獨太子的妻族滎陽鄭氏位于洛陽左右,能幸免于難。
而如果遷都,李世民不會有任何好處,甚至會因此失去奪嫡的資格誰會懷疑到他身上呢
李世民甚至想到了更多,如果太子欲洗滌自身,他日突厥來襲,那太子就必須領兵出征他自己都沒什么把握,不覺得太子有望取勝,吃上幾個敗仗,那威望更是一墜千里。
只要將太子欲遷都這條流言蜚語散播出去,只要鬧的足夠大,怎么算自己都是占便宜的。
想了很久很久,李世民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對面溫文儒雅的少年郎身上,縱談古今大勢,又能出此奇謀,他終于下定了決心。
“他日,任爾擇之。”,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