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武德二年,李世民滅劉武周,武德四年,李世民掃蕩中原這兩戰李高遷都沒有參加,而在太子麾下,說明這位左武衛大將軍乃是東宮嫡系。
李善有點頭痛,要知道李高遷如今率軍鎮守雁門,就在代縣境內。
琢磨了下,李善試探問“劉世讓其人”
李世民搖了搖頭,示意劉世讓并非秦王一脈。
“劉世讓此人性情飛揚,與襄邑王叔頗有冤仇,乃至削爵。”李世民嘆道“懷仁此去,需謹慎應對。”
李善真是要撓頭了,襄邑郡王李神符如今任并州總管,這也是個管轄數州的職位,隱隱比可能復設的代州總管更高一層。
而襄邑郡王李神符是淮安郡王李神通的弟弟,后者一向和李世民親近但與李神符有仇的劉世讓卻很有可能成為自己的頂頭上司。
“若突厥大舉來犯,馬邑恐難持久。”李世民一邊想一邊說“若事不可為,懷仁可南撤至太原府,孤會去信襄邑王叔。”
“而且突厥南下,父親當使孤、太子、三胡率軍以備當然了,孤必往河東。”
說到這,李世民的笑容有點苦澀,因為突厥南侵,河東一向是最主要的戰場,關內道只會以偏師侵擾。
去年大戰,李世民就被趕去河東面對突厥十數萬主力,而太子率大軍對陣竄入關內道的數千偏師后者得勝歸朝,得李淵盛贊。
李善嘆了口氣,臉上也帶上幾絲苦澀,“若突厥大舉來犯,棄城逃竄,他日有何面目歸京”
“保有用之身,以待來日。”李世民握住李善的手,加重了語氣,“孤等你回來”
雖然也知道這個時代握手禮只是代表親近,并沒有其他意思,但李善還是覺得有點不自在,露出個極為勉強的笑容。
看著李善離去的背影,李世民陷入了長久的深思,今日一見,讓他大有收獲,也終將這個名聲鵲起的英才徹底的攬入麾下,但他也察覺到了李善的謹慎。
這個少年郎平日溫文儒雅,關鍵時刻言辭鋒銳,但并不冒失,很有分寸,甚至謹慎因為今日從頭到尾,李世民刻意沒有提起平陽公主,而李善也沒有提起。
太子力勸平陽回朝,繼陳國公掌北衙禁軍,看似是順理成章,但實則針對天策府父親未必有這個心思,但太子顯然是防著兵變,因為平陽只會忠于父親。
李世民在心里揣測,李善今日避談平陽,會不會心中有所猜疑
就在程咬金、張士貴被羅藝揮鞭當日,長孫無忌私下進言,殿下應當機立斷這是隱晦的勸說李世民兵變。
而李世民不置可否,只囑咐妻兄禁言。
李世民的思緒越飄越遠,如今天策府內群情洶洶,多有義憤填膺,但如今父親打壓,東宮步步進逼
雖李世民軍功蓋世,在軍中的威望無人能及,但在長安卻無領兵之權,天策府在京兵力是以其與將領親衛名義召入長安,不過數百人而已。
雖然只不過數百人,但之前并不把多達兩千的長林軍放在眼中但如今不同了,因為羅藝攜親衛入京。
想到這兒,李世民嘴角掛起一絲冷笑。
羅藝,你給孤等著
來而不往非禮也
第三百三十五章密會終,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