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緩走出太極宮,裴世矩與身邊幾位宰輔敘話其實他這兩年一直習慣保持沉默,除了裴寂之外,基本和其他宰輔沒話說。
但今天不行,不是因為裴世矩有話說,而是其他人都在找他說話。
就在中書省和門下省之間的大街上,眾人聊了好一會兒,之后裴世矩按照慣例,沒有去門下省當值,而是徑直上了馬車回家。
自從武德四年投唐之后,雖然頗得李淵禮重,但裴世矩有自知之明,同時又敏銳的察覺到了即將到來的奪嫡之爭,所以名義上出任門下高官官侍中兼東宮太子詹事,但并不當值問事,即使兩儀殿宰輔議事,也很少開口。
馬車從側門直接駛入裴宅,回了家,在外面保持儀態的裴世矩完全變了個人,面色鐵青,罩在袖子里的雙手微微發顫。
剛在書房坐下,裴世矩抄起桌上的一方硯臺狠狠砸在地上,如此失態,在他一生中也不過寥寥數次。
“老夫歷齊、周、隋、唐四朝,建功立業,海內聞名,如今受爾連累,被黃口小兒如此羞辱”
剛剛被傳來的李德武站在書房門口,很自覺的噗通一聲雙膝跪下,老老實實的聽訓。
在馬邑大捷的消息傳來之后,類似的場景李德武已經習慣了,甚至已經套了膝套。
這兩日,劉世讓讓功,李善為其揚名,這件事已經遍傳長安,得人稱頌,今日兩儀殿議功,圣人李淵封爵劉世讓為宜陽縣公,賜莊園一座,田地百畝,男女仆役三十人。
這些裴世矩并不關心,但隨后太子李建成再次贊許他目光如炬,為國舉才。
裴世矩一頭霧水,他向來緊閉家門,少問政事,消息并不靈通,還是出了太極宮,在與其他幾位宰輔的敘話中才知道,這幾日坊間流傳的消息不僅僅一則。
世人皆知裴世矩有擇人之能,其婿李德武得其真傳。
去歲李德武薦李懷仁北上山東,乃見其籌謀之能,今歲裴世矩薦李懷仁赴任雁門,乃見其君子之德。
甚至裴寂還洋洋得意,在太極宮門口說“弘大兄近年少有進言,唯薦懷仁一人,果見其能。”
不知內情的人說出的那些話,像是一根根針刺在裴世矩的老臉上饒是他臉皮夠厚,也實在有點頂不住。
裴世矩甚至大恨苑君璋這些年不是挺能打的嗎
怎么這次卻大敗而歸
你有突厥頡利可汗撐腰,卻只帶了萬余人南下攻馬邑去年攻入河東道的突厥人多達十多萬呢
裴世矩其實不在乎馬邑一戰的得失,他很清楚,就算這次馬邑大捷,苑君璋以及突厥終究會卷土重來,河東道在未來的幾年內必定承受巨大的壓力。
一旦雁門被攻破,代縣就是首當其沖到那時候,就算沒戰死,裴世矩也自然有收拾那家伙的手段。
所以,這次被人贊許目光如炬,李善又因為劉世讓揚名而被贊譽,裴世矩雖然覺得難堪,自己給了對方后腦勺一記悶棍,對方反而因禍得福,但也能穩得住,畢竟這是一次意外。
但裴世矩沒想到,坊間流言居然將李德武卷了進去。
他第一時間就反應過來了,這必然是李善指使的。
明面上,從來沒有李德武舉薦李善北上山東這回事,知曉內情的人很少很少,至少在裴世矩自己看來,應該只有李善母子,或許宇文士及知道。
裴世矩很明白,李德武和李善的父子關系,不可能始終隱瞞除非李善能在短時間內死在突厥人刀下。
谷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