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道苑孝政秘密抵達代縣之后,李善很快判斷出這位青年的來意,無非是為其父苑君璋留一條后路而已。
但李善在與苑孝政商談之后,他察覺到了苑君璋的企圖這個,苑孝政實在太嫩了,嘴巴也不太牢靠。
苑君璋或許是真的有投唐之心,但他想要的不是如曾經占據云州的郭子和一般,入朝為官,他想要的還是地盤,是能在朔州、云州占據一塊地盤。
這是個典型的首尾兩端的人物在突厥那邊,苑君璋地位并不高,如果投唐入朝,不會受到格外的優待,可能權力還會大幅度削減。
而放在苑君璋面前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舉朔州投唐,爵封國公的昔日部下高滿政。
高滿政投唐后,立即被任命為朔州總管,麾下將士不僅沒有削減,而且還得到唐朝從河東送來的補給,依舊是朔州的主事人。
所以,苑君璋是打定了類似的主意李善很快從苑孝政的話中聽出了這個意思,而且立即判斷出,苑君璋有再起兵南下攻朔州的計劃,這也和范十一打探的情報相吻合。
相關的情報,李善已經寫了信給劉世讓、李高遷,但這些不是他的主責,他的注意力依舊留在商事上。
對于苑家來說,想在朔州立足,要么得到突厥的信任,要么得到李淵的赦免,但不管是哪一面,剛剛新敗,勢力大損的苑君璋都希望得到支持。
這種支持是政治上的支持,也是資源上的支持。
在這種情況下,李善出現在了苑君璋的視線中。
在發現周二郎派人招攬民眾之后,苑君璋很快派人去代縣打探,一些公開的信息并不保密,李善爵封館陶縣公,并且救了平陽公主,得圣人青睞這是公開的事。
這是個得到李唐皇帝乃至皇室信任的人,與雁門守將李高遷關系密切,而且還是這條商路的創立者和主事人,不管是政治上,還是資源上,苑君璋除了李善之外,其實可選的余地非常狹窄。
至于那些河東望族,不好意思,朔州、云州、代州這些年都是馬刀稱雄,世家對這些地方的影響力很微弱呃,當然了,苑君璋幾度隨突厥入寇,幾大世家都因此有所損傷。
所以說,短時間內,苑家只能選擇李善。
苑君璋讓兒子只是來試探一二,結果完全被李善忽悠瘸了
李善在言談中很快發現,苑孝政這個青年人,不通武事,多讀詩書卻才疏學淺,最關鍵的是,他最為尊敬的長輩是其祖父故代州長史苑侃。
苑侃,朔州馬邑人氏,出身豪強,善于謀略,亦能舞槊,但讓他揚名河東的卻是非凡文采曾得河東薛氏的薛道衡的贊譽。
然后然后,馬周就有意無意的在苑孝政面前提起,而且是在李善不在場的情況下提起,提起李善在長安詩才蓋壓一城俊杰。
李善完全忘記了自己離開長安時候的打算此赴代縣,絕不再以詩才揚名。
換句話說,我絕對不再抄襲了
在陸陸續續聽馬周吟誦了那些銘傳千古的詩句后,苑孝政對李善佩服的五體投地嫩不佩服嗎
李善在知道苑孝政最為著迷那篇愛蓮說后,立即設了套讓小蠻將書房收拾的極為簡陋。
然后然后李善在書房召見苑孝政,那篇陋室銘就應運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