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和李建成對視了眼,都覺得有點棘手如果是其他人還好說,但這是三朝老臣,名望遍傳海內的裴世矩。
平陽公主之前的猜測得到了印證現在怎么辦
李世民看完奏折后又閉上了眼睛,心想懷仁堅守雁門有功,裴世矩這只老狐貍終于坐不住了也是,畢竟和李德武是父子,這筆賬不算到裴世矩身上,還能算到誰身上
裴世矩雖然須發盡白,但精神抖擻,中氣十足,朗聲道“陛下前年即下詔,絕突厥互市,然李懷仁赴任代縣不過數月,竟敢組建商隊,私自出關,視朝廷法令如無物。”
“老臣知李懷仁之才,遂舉薦其赴任代縣,不料”
裴世矩微微嘆息,“老臣多年前數赴草原,各部落無論大小,均奇缺茶鹽、鐵器,商賈為暴利,私下販賣,實為通敵。”
“咳咳。”向來很欣賞李善的陳叔達婉轉勸道“弘大兄,懷仁堅守雁門關有功,哪里會通突厥過了,過了。”
“本朝律法尚未完善,但大抵沿襲開皇律。”裴世矩搖頭道“前隋文帝在位,但凡敢私通外族者,均下獄論罪。”
楊恭仁哼了聲,“不過劉世讓彈劾而已,無憑無據”
“六日前,商隊自草原歸來。”裴世矩冷然道“數十輛馬車,滿載貨物”
“劉世讓不許商隊入關,李懷仁居然當眾叱喝,私放商隊入關”
“雁門關上下目睹者成千上萬”
李世民眼珠子轉了轉,勸道“裴相,此等事事關重大,只怕涉及多方,還需詳查。”
這句話說的云里霧里,但殿內都是老中小的狐貍,哪里聽不懂這言外之意李善組建商隊出關,他哪里來的鹽茶、鐵器
想在河東搜集這些,不可能繞過河東諸多望族處置李善,未必是什么好事。
李世民加重語氣,“裴相,正如孤適才所言,如今河東道,不可再亂。”
“殿下有揚威草原,逐敵漠北之愿,難道能忍受突厥得鐵器之助”裴世矩緩緩而堅定的搖頭,“涉及各族,都應斥責”
李世民嘆了口氣坐了回去,拼命忍著笑意他沒想到裴世矩這么乖溜溜的鉆進李善早早挖下的坑里。
這不能怪裴世矩在他看來,李善與河東薛氏、柳氏關系都不錯,而因為自己和李德武的緣故,李善怎么可能帶著聞喜裴氏一起發財呢
先后將陳叔達、楊恭仁、李世民懟下去,裴世矩總結道“李懷仁堅守雁門關以拒突厥,實有戰功,但逆圣人詔令,又違背律法,理應別遷。”
不能再讓這廝在代縣、雁門繼續待下去了這廝太能折騰了
裴世矩覺得,如果不能將李善摁下去,可能到死都忘不了那日那日,李善夜奔雁門關,大敗突厥追兵的捷報傳來后,李德武用那種眼神看著自己。
是,我不行,你上啊
結果還不是一樣
其實,當裴世矩從袖子里拿出那份奏折后,殿內最為坐立不安的不是不知道該如何處置的李淵,而是李建成下首位的裴寂。
剛開始的時候,裴寂還覺得是不是裴懷義已經給三兄寫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