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崔信堅拒,后在突厥營地門外,身著官服,宣讀詔招撫書。”
李淵捋須笑道“翁婿情深啊。”
這句話已經有足夠的指向,翁婿翁婿,李建成心中一喜,若李善娶清河崔氏女,自己或許能籠絡到門下。
對面的李世民面無表情,一方面李善早就鐵了心來投,另一方面他很清楚,崔信是清河崔氏出仕族人,并在長安朝中任職的,唯一沒有依附東宮的人從這個角度來說,崔信是不可能被東宮籠絡的。
就如天策府大將鄭仁泰出身太子妻族滎陽鄭氏,但這兩年東宮多方示好,但鄭仁泰對李世民忠心耿耿歷史上這位還直接參與了玄武門之變。
等李淵多問了幾句李善在雁門的現況后,李世民突然道“父親,懷仁使劉世讓駐守馬邑,實是妙手,但雖劉世讓奉圣命經略馬邑,但如今與苑君璋同處一城,崞縣令只怕有些低了。”
李淵微微點頭,的確如此,苑君璋爵封國公,授朔州都督,又與劉世讓多年敵對,后者只是個宜陽縣侯,崞縣令,只怕難以相抗畢竟對李唐來說,劉世讓值得信任,而苑君璋就未必了。
李建成試探問道“記得父親曾授劉世讓代州司馬”
這基本上是扯淡自從上一任代州總管李大恩陣亡后,兩年多了,代州總管府還未復設,所謂的代州司馬只是個虛銜。
李世民顯然是打好了腹稿,立即接上,“既然如此,不如復設代州總管府,轄代州、忻州、朔州、蔚州,劉世讓可為代州總管。”
“從崞縣令直升轄四洲的代州總管,太過,太過了。”
“太子適才不是說,劉世讓如今任代州司馬嗎”李世民似笑非笑,“司馬佐官升任總管,不算太過。”
“馬邑招撫,論功,懷仁為首,崔舍人次之,劉世讓不過馬前卒而已”李建成哼了聲,“若劉世讓直升代州總管,如何賞賜懷仁呢”
“父親贊懷仁已為世間第一流,但畢竟尚未加冠,不宜貿然提拔。”
“難道讓館陶縣公俯首宜陽縣侯”
“更何況,如此大功,懷仁理應晉爵”
李淵的好心情徹底消散了,頭痛的看著兩個逆子唇槍舌劍。
李建成漸漸察覺到了不對,雖然還不甚清晰,但他猜測,李世民是看中了代州總管這個職位要知道李道玄如今就在代州。
而李世民明面上看似籠絡劉世讓,或者劍指代州總管一職,但實際上的瞄上了河東道行軍總管、并州總管李神符。
在邊上聽了一陣,平陽公主聽得一頭霧水,插嘴道“不如調走劉世讓,另遣良將駐守馬邑。”
“決計不可”
“不可”
前一句是來自于李世民,他搖頭道“堅守馬邑,唯劉使然不可。”
后一句來自于李淵,他點頭道“二郎所言極是。”
今日這封密信,李淵并沒有讓兩個兒子閱看,信中李善毫無保留的講述了只能是劉世讓駐守馬邑的理由。
而且李善還提議,在明年突厥大舉來犯之前,最好是召苑君璋入朝,同時逐步調換馬邑守軍而這些,劉世讓是最適合的執行人。
“代州總管,代州總管”李淵沉吟片刻后搖頭道“此事押后再議。”
李建成和李世民對視了眼,前者心中惴惴,后者則在琢磨要不要連夜召見凌敬三姐都接到信了,凌敬那邊也應該收到信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