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神符嗎
不過從雁門關殺到長安,得有上千里路呢,而且還得渡過黃河會不會是從靈州徑直殺入關內道的
這方面李善沒什么印象,想了片刻后就丟開了,突然聽見不遠處的士卒們吵吵嚷嚷,側頭看了眼,蘇定方已經快步走過去,只視線一掃,立即安靜下來。
每個將領的領軍風格都不同,蘇定方率軍上陣,有時候沖鋒陷陣,有時候坐鎮后方,并無常態,但平日管束甚嚴,有細柳之風。
身邊的朱石頭低聲嘟囔了句,“一群土包子”
話沒說完,李善就回頭瞪了眼,壓低聲音訓斥道“論斬首,論戰功,你拿什么和別人比”
“難道就比你穿著的鎧甲光亮”
蘇定方如今在十二衛中任中郎將,已經屬于高級將領,外任是能攜帶親衛的,這些親衛大都是他西征時候的舊部,早就聽聞了東山李懷仁之名。
這個時代是沒有所謂的儒帥的,因為在北宋成立之前,并沒有文武涇渭分明的說法,這些百戰沙場的勇士對蘇定方既敬又畏,對于李善的態度就有點說的好聽點是有敬,但無畏。
畢竟對比起來,李善的形象稍顯文弱,不太吻合在萬軍陣中逼降敵將的傳奇事跡。
對李善的敬,主要來源于剛剛到手的坐騎、軍械和鎧甲,這些親衛有的是蘇定方從輪值的南衙禁軍中調出來的,有的是從輪休的府兵體系中召集的,鎧甲、軍械并不齊備,而且質量參差不齊。
而李善配置的有強弓硬弩,有各式鎧甲,有閃亮長刀,還有新式的馬鐙、馬具種種,當然了,最好的還是那些戰馬。
這些都是從塞外弄回來的,送到京兆,一匹值萬錢,普通人哪里用得起發放下去,那些無馬的親衛個個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對李善如何能不敬
蘇定方倒是直截了當的提了這件事,言下之意是這些人不比齊老三、朱氏族人,只施恩只怕難收其心。
但李善卻不在乎,從一開始他就沒想過將蘇定方一直留在身邊,如今已經是高級將領了,自然也應該有自己的班底呃,主要是,李善和蘇定方都心里明白,僅政治立場而言,兩個人這輩子都是掰扯不開的,淵源太深了。
歇息了會兒后,一行人準備繼續出發,蘇定方看了眼不遠處幾個親衛身上的明光鎧,忍不住多問了幾句。
李唐一朝,民間不禁止刀劍弓箭,但卻禁甲,即使是府兵,備甲也是要在折沖府報備的,一個普通的士卒披甲后,戰力立即上升五成。
李善不以為意,這些鎧甲都是平陽公主在年前讓杜曉押送過來的,其中明光鎧五十副分量非常重的厚禮,一般來說,十二衛體系中的中低級軍官都未必能有一副。
不過,這些鎧甲都是私下向皇帝李淵報備過的畢竟掌代州總管府,五十副明光鎧不算太過分。
半個多時辰后,終于抵達雁門關,李善和蘇定方徑直上了城頭,只見守軍士卒個個臉色難看,不時聽聞幾句穢語喝罵聲,但卻沒聽見有喊殺聲。
李善心里有不好的預感,不顧親衛的阻攔探頭看去,高聳的城墻下是陡峭的滑坡,坡地站著百多個手無寸鐵的百姓,而數百突厥騎兵或喝罵,或彎弓搭箭。
李善立即明白過來了,狠狠一拳砸在城頭上,“賊子敢耳”,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