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正白雪皚皚,代州南側的忻州卻是晴空萬里,路旁歇腳的行人聽見沉重的馬蹄聲傳來,轉頭看去,百余騎兵快馬加鞭疾馳而來。
“是任城王。”馬三寶詫異的嘀咕了聲,李道宗調任并州總管,但忻州卻是受代州總管府轄制,怎么會趨馬北上
路旁數以百計的騎兵,李道宗放緩馬速,正要讓親衛去問問,卻看見了個熟悉的身影,笑著翻身下馬,“志玄兄”
段志玄帶著張公瑾迎了上去,前者和李道宗是多年同僚,兩人都在李世民麾下參與了淺水原、洛陽等大戰。
“拜見任城王。”段志玄身材偉岸,器宇軒昂,但卻不是個端謹守禮的,嬉笑了幾句后才介紹身后的張公瑾。
張公瑾雖然后來也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但卻是洛陽大戰之后,甚至是李世民洛水大捷之后才被引薦入秦王府的,那時候李道宗已經閉門謝客了。
這時候,同行的馬三寶、薛萬徹也過來見禮,李道宗也知道他們是赴任代州,笑道“可惜來遲了一步,今日才接到雁門戰報,館陶縣公率軍出塞,兩千騎大敗五千突厥。”
張公瑾眼睛一亮,“久聞蘇定方擅騎戰,名不虛傳”
“兩千騎敗五千突厥”薛萬徹有點不信,但不好直接反駁,嗤笑道“未聞戰報,如何知曉乃是蘇定方率兵”
馬三寶實在頭痛,給李道宗遞了個眼色過去一方是東宮,一方是天策府,路上只打嘴仗沒動刀已經算是克制了。
要知道張公瑾幾個月前被羅藝抽的滿臉都是鞭痕,而薛萬徹不僅是東宮屬官,而且還是羅藝的舊部。
段志玄笑著說“如此戰功,倒是少見的很。”
這句話說的陰陽怪氣。
張公瑾雖然入唐時間不長,資歷不深,為人端謹,但不是個怕事的,一板一眼的說“館陶縣公當年籌謀數戰,均是以蘇定方為先鋒,今日親自出塞,蘇定方必為主將。”
李道宗懶得摻和,只揮手道“一同北上,突厥西竄,館陶縣公率兵連夜追擊”
話還沒說完呢,薛萬徹就接上了,“突厥擅聚散之法,常佯敗而退,兩翼斷其后路,反敗為勝。”
李道宗臉色微變,薛萬徹說到他擔心的地方了,薛忠遣信使回報,李善、蘇定方、張寶相率兵連夜追擊,但馬邑周邊尚有數千突厥大軍。
這也是李道宗突然北上趕赴雁門關的原因,想到這兒,他不再理睬,趨馬加速。
馬三寶等人率親衛跟在后面,他也心里有些納悶,難道薛萬徹是因為李善和羅藝結仇的緣故
馬三寶有點替李善擔心看看東宮、秦王府都塞了些什么人來
很可能因為羅藝而看李善不順眼的薛萬徹,和薛萬徹這些天一直斗來斗去的段志玄也不是個好鳥,總覺得李善虛有其表,張公瑾倒是沒發表什么意見,但顯然對被發配到代州做別駕并不滿意。
其實薛萬徹對李善還真沒什么太大的意見,他針對的是蘇定方。
劉黑闥第一次起兵的時候,羅藝擊破高雅賢,但難畢全功,退保藁城,劉黑闥進擊,以高雅賢為先鋒,蘇定方持槊沖陣,大敗羅藝,薛萬均、薛萬徹就是那次被俘,最終被劉黑闥“截發驅之”。
而且薛萬徹就是被蘇定方的馬槊掃落馬的,怎么可能不懷恨在心。
一行人在黃昏前趕到了雁門關,一邊聽留守的薛忠講述昨日三刻種破敵的戰績,李道宗一邊徑直出塞,趨馬抵達還地上滿是尸骸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