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這世間的任何事物都是有其低谷期和高峰期的,總是呈現出峰谷態勢。
即使是世家門閥也不例外。
門閥制度,淵于兩漢,建于魏晉,歷經南北數百年演變,在盛唐一朝達到巔峰后迅速隕滅。
這將近千年的時光中,門閥世家也不是永遠高高在上,當年撐起半個東晉的陳郡謝氏如今已經沒落,曾經因霍去病、霍光而一躍而起的河東霍氏更是早已泯滅在歷史長河中。
即使是如今的五姓七家,內部也并不是沒有爭斗,比如河東裴氏西眷房,裴寂、裴世矩是這一房最后的輝煌,之后東眷房和洗馬房一度在朝堂上互下黑手。
在外部,雖然定品海內高門,但在漫長的時光中,也有個別門閥能與五姓七家并肩,甚至隱隱更高一層。
比如隋朝時期的弘農楊氏。
隋文帝楊堅篡位登基,自稱弘農楊氏出身不管這身份真假如何,但至少弘農楊氏的勢力大漲,無論在朝在野,都冒出了很多人杰。
后世曾經如此評價楊堅和李淵這兩位開國君主,前者慷慨大氣,后者謀定后動卻無決斷之力。
的確如此,其實很多人都心知肚明楊堅這個所謂的弘農楊氏的含金量但問題是人家楊堅上位之后,使弘農楊氏族人長期擔任宗正卿一職,比如滅陳破突厥的名臣楊素,比如傳下弘農楊氏觀王房的觀王楊雄。
而李淵呢,厚著臉皮自稱隴西李氏,但宗正卿一職始終由宗室子弟擔任,即使現在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寧可交給外戚扶風竇氏
正是因為楊堅這種慷慨,也因為隋朝二世而亡,導致了隋唐交際的初唐年間,弘農楊氏的在朝中的勢力極為昌盛雖然明面上比不得一門雙相的聞喜裴氏,但其實暗地里的勢力更強一籌。
就比如說,李唐宗室,最關鍵的四個人,李淵、李建成兩人的后宮妃嬪都有弘農楊氏女,李元吉的正妻都是弘農楊氏女,至于李世民嘖嘖,這位在原時空中后宮的楊氏女有三個之多,雖然有一個到死都沒能被冊封。
僅僅以觀王房來算,楊雄子嗣中,有中書令楊恭仁,有吏部侍郎后來在貞觀年間為宰輔的楊師道,有鄆州刺史楊續,一個孫女一個外孫女都在秦王府后殿,一個孫女是齊王正妃,而且兩代之內出了四個駙馬都尉。
甚至楊雄的弟弟楊達還有個女兒嫁給了一個商賈起家的國公,生下了一個上下五千年唯一的女帝。
弘農楊氏這幾代中,男子多有才干,女子遍布海內,雖然向心力遠不如五姓七家,但卻結成了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
所以,聽到朱氏如此無禮的訓斥,周圍人群中不少人都面露不渝之色雖然今日赴宴的大都和朱氏多多少少有些交情。
沒辦法,人家弘農楊氏的人脈太廣了,設宴發帖的長孫氏都很無語,她的姑姑就是前隋觀王楊雄的第一任正妻,也就是說,被朱氏訓責的齊王妃楊氏得叫長孫氏一聲表姑。
今日本只是長孫氏設宴,邀請了秦王妃、南安郡侯夫人以及崔信妻子張氏,但沒想到東山寺燈謎名氣頗大,多有貴女登門,最后就連太子妃、齊王妃都到了。
嗯,太子妃鄭觀音的姑奶是楊素的正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