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門外。
一位異族人恭敬的向平陽公主行了一禮,“久聞殿下之名,英武不讓須眉。”
平陽公主回了一禮,側了側身子,延手道“陛下傳召。”
但凡突厥使臣,往往囂張跋扈,盛氣凌人,但這位使臣卻笑容滿面,謙遜有禮,使來往的宮人小吏都頗為詫異。
兩儀殿內,李淵放下一份公文,看向邁入殿中的突厥使臣,笑道“久不見思摩了。”
“外臣阿史那思摩拜見唐皇。”突厥使臣應道“上次尚在太原晉陽。”
“是啊。”李淵嘆道“當年思摩受始畢可汗遣派,驅兩千良駒襄助,悠悠已過十載,如今兩國攻伐,再無當日情分,令人痛惜。”
站在平陽公主身后的李善不禁扯了扯嘴角,李淵扯起淡來也挺有一套的,還往日情分,還令人痛惜呢
李善曾經與劉世讓、苑君璋聊起過,突厥往前三任首領,就數始畢可汗最為了得,野心也最大,有入主中土的宏愿。
阿史那思摩此來自然是為了欲谷設,其實他比李善更早抵達長安,但直到今日才得傳召。
沒有第一時間提起正事,阿史那思摩順著李淵的口吻,聊起了當年舊事,始畢可汗、處羅可汗在位期間,遣派使者入隋唐,他都是第一人選,早年就和李淵相熟。
頡利可汗遣派此人入唐,自然也是考慮到他和唐皇李淵的私人關系。
關于這位阿史那思摩,李善還是今日早上受李淵傳召入宮之時,聽平陽公主提起的,這位也不是個普通人。
開皇年間,裴世矩攪亂漠北,啟民可汗投奔隋朝,漠北各部就是擁戴這位阿史那思摩為可汗,不過啟民可汗后來演了一出王者歸來
就是這個原因,雖然始畢可汗、處羅可汗對阿史那思摩都很器重,但始終不予兵權,至今他都沒有設立牙帳。
原始空中,這位阿史那思摩還曾經被李淵、李世民兩任唐皇冊封郡王,之后為李世民宿衛宮禁,隨征高句麗,傷重而死。
想著這些有的沒的,李善視線在殿內掃來掃去,今日在場的除了太子、秦王、齊王之外,三高官官一個不落呃,主要就是,門下侍中裴世矩今日也在,畢竟關乎塞外事,李淵要咨詢裴世矩。
似乎察覺到了什么,須發盡白的裴世矩悄然轉頭,視線正和李善撞了個正著。
李善咧嘴一笑,笑容中夾雜著無窮的意味。
這時候,李淵笑著說“草原部落舊俗,贖人,自然是”
阿史那思摩起身行禮,恭敬道“可汗愿贈良駒千匹,耕牛五百頭,還望陛下許可。”
千匹良駒,五百頭耕牛換人李淵眉頭微微蹙起,心里不太滿意。
如果說是去年,準確的說是代州霞市未立之前,馬引還沒有實施的時候,僅僅是千匹良駒,李淵都覺得是賺大了
但從去年九月李善設霞市,重開商路至今,僅僅是送到隴西馬場的駿馬就超過了兩千匹,而且幾番大戰,再加上苑君璋朝貢,幾個月來,從塞外引入的駿馬超過了五千匹,這還沒算上那些民間交易的馬匹。
簡而言之一句話,不夠,得加錢
李淵沉吟不語,眼角余光瞥了瞥到你上場的時候了
“欲谷設在雁門關外肆意殺戮,橫尸遍野,僅僅千匹良駒,五百耕牛,何能贖其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