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已非一日,李善引眾人繞到山丘背面,一堆堆的紅磚整整齊齊的堆放在那兒,早在年初,李善就讓周二郎那邊開始儲磚,這段時日用貨車一批批拉到這兒來,不過這也只夠首批的,接下來周二郎、齊老三等人還要在這兒建窯燒磚之前是沒辦法,地點一直到最近才最終確定下來。
千余民夫正忙的熱火朝天,他們先需要搭建起能讓民夫住宿的屋子和堆放糧食的糧倉。
“可依山而建。”張仲堅小聲說“居高臨下看的清楚,而且若是騎兵出鎮,一沖而下,數倍敵軍亦難當鋒芒。”
張士貴點點頭,“不僅依山,還可靠水”
“不錯。”李道宗指著不遠處的山丘旁的河水,“突厥人難以渡河,只需遣派士卒護佑,取水便捷,關鍵時刻,還能渡河襲敵。”
這些細節李善就不懂了,他也沒摻和進去,只抓住張士貴我可是把老底都交給你了
選了一塊草地,親衛們搬來一堆石頭,李善隨意挑了一塊略為平整的坐下,想了想遲疑問“紅磚泥漿建城墻既快且固,但畢竟不是以條石搭建,只怕難以登高”
面對突厥人,城墻不僅僅能保護士卒,更重要的是能居高臨下拋灑箭雨壓制對方李善原本還想弄點拋石器之類的守城器械,但想想還是算了。
雖然也上過戰場,但李善在這方面不能和他們想比,在張士貴、李道宗等人看來,這都不是問題,本就是依山而建,居高臨下,實在不行還能修建箭塔。
李善也不以為意,只提醒了要留下出兵的通道,最好是用泥漿鋪就,此外要設置甕城他沒想到,李道宗、張士貴、蘇定方對所謂的甕城非常感興趣。
其實在唐軍與突厥的戰斗中,除非兵力相差太過懸殊,一般情況下,唐軍是不會主動龜縮起來死守城池的,反而會主動尋求野戰殲敵的機會,比如高滿政孤守馬邑月余,其實前半段還幾度擊敗苑君章只不過很快突厥騎兵覆滅李高遷后就趕來圍城了。
所以,在守城方面,唐朝還沒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體系這和時代有關,也和唐朝歷代君王更愿意開疆拓土的意愿有關。
事實上,歷史上的甕城是北宋年間才形成的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北宋很難取得戰場上的主動權,所以往往會選擇依城而戰。
所謂的甕城,與城墻相連,呈半圓形,敵人攻入甕城時,主城門和甕城門會關閉,守軍即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正好北宋是歷史上弓箭工藝最強的一個朝代。
李道宗兩眼放光,“若是側面留出一道門,以泥漿鋪路,五百騎兵側擊,必能血洗”
“殺上幾場,只怕城門大開,突厥也未必敢入內了”
“懷仁奇思妙想。”溫彥博饒有興致的看了又看,“兩個月來得及嗎”
張士貴抬頭看向李善,這也是他的疑問,需要大量的紅磚、泥漿,需要大量的民夫,還需要大量糧食簡而言之,需要很多資源。
李道宗摸著下巴,“難怪懷仁遷居云州百姓,莫不是用在這兒”
“遷居百姓都已然落戶授田,免三年稅賦。”李善輕笑道“自然不能出爾反爾。”
一旁的溫彥博臉色有些古怪,忍不住喃喃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恰巧,恰巧”李善干笑幾聲。
張仲堅和蘇定方還沒明白過來,但張士貴已經想起來了,突厥使臣入朝請贖回欲谷設好像就是邯鄲王提出放還三萬漢家男女的條件吧
好像還將這些人都扣在手中,不惜放棄了另外敲詐來的駿馬、耕牛那時候就做好準備了啊。
溫彥博好笑道“那糧草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