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倉皇而逃的突厥人,張士貴雙目赤紅,狠狠拍了下城頭,
“李藥師,李藥師”李善臉上浮現出一絲苦笑,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平心而論,無論是張士貴還是薛萬徹,乃至李善,都對李靖未發兵來援有著恨意,但也同時能夠理解初來乍到遇上大戰,自然要穩守雁門關為重。
所以,除了薛萬徹發了幾句牢騷之外,李善和張士貴都從來沒有提及李靖直到此刻。
在冷兵器時代,影響一支軍隊的戰斗力的因素有很多,武器、馬匹、后勤糧草等等,但看不見的士氣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
突厥人在狂攻八日之后終于破城,但卻迎來了當頭一棒,慘烈的甕城一戰完全擊垮了突厥人的士氣,這種影響力不會僅僅局限在攻城士卒中,必然會在城外大軍中蔓延開來。
如果李靖能夠率騎兵趕到,很有可能取得一場大捷,再不濟也能驅逐突厥,徹底解顧集鎮之圍。
當然了,張士貴如此忿恨,也是有其他原因的。因為,守不下去了。顧集鎮寨堡原留守兵力加上李善、薛萬徹所攜,原本共計不到三千人,如今傷亡已有三分之二,全手全腳還能上陣的只有八百多人了。
糧草倒是不急,雖然昨日已經斷糧,但戰馬還能啃食草料豆餅,士卒們能吃煮熟的大塊馬肉,因為隨李善抵達顧集鎮的親衛都是騎兵,斬殺戰馬至今,寨堡內還有幾百匹戰馬。
問題的關鍵是守不住了。畢竟籌建的時日不長,寨堡本來就小,如今讓出了甕城,內城雖然有城門,還有更高的城墻,但李善畢竟不是土木工程出身,設計上有不小的缺陷,張士貴在這方面也不擅長。
外城墻和內城墻是相連的,內城墻厚度不足,城門也沒有外城門那么堅固,如果突厥再以蟻附登城的方式攻城那就是寡婦死了兒子,沒指望了。
這也是為什么到了最后關頭,張士貴才使用甕城的原因。
“馬尸約莫百具,還有百余皮戰馬。”朱瑋疲憊的登上城頭,
“都殺了”
“馬尸切塊煮熟,戰馬暫時不動。”李善漠然道“武安兄,突厥今日”
“今日不會再攻。”張士貴抬頭看了眼日頭,遲疑道“只是不知道明日”如今,他們只能寄希望于今日甕城一戰,突厥敗北,讓頡利可汗放棄繼續攻城他們自己知道守不住了,但頡利可汗未必知曉。
城外七八里處,滿頭大汗的結社率還驚魂未定,
“那廝果然有后手”突利可汗臉頰上橫肉挑動,嘖嘖道“聽聞李懷仁最擅死里求活”下定決心和李善義結金蘭,突利可汗怎么可能不去打探這位兄弟的履歷,從當年歷亭一戰開始,之后的堅守邯鄲、魏縣大捷,再到去年雪夜襲營,逼降苑君璋,李善最擅在不可能的局勢中妙手求活,反敗為勝。
“還要繼續攻城”面對結社率的發問,突利可汗搖搖頭,
“族人均已喪膽。”此次攻入城內的大都是阿史那部落,這等死傷從兵力上來看算不上慘重,但對士氣的打擊卻極為沉重,那位叔叔再讓族人去送死只怕下面都要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