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戰之后,而且還是一場這樣的大捷之后,特別這是李唐建國以來,第一次大規模與突厥交戰取得的大捷后,第一時間需要做什么
對李善本人來說,如何處置自己和李靖,以及隴西李氏丹陽房的關系,和要不要留任代州,以及要不要搶代州總管這個位置,這些都是首先要考慮的。
但對于其他將領來說,如何分功才是最重要的,說到底就是分豬肉。
李善用不算太隱晦的口吻向薛萬徹、薛萬均、張士貴、劉世讓許諾,他暗自琢磨過,兩個郡公有可能會有一個晉升國公,張士貴、劉世讓也有可能晉升郡公。
也不知道朝中如今局勢如此,更不知道李淵是什么心意,但如果李靖不能晉爵,那他的爵位很可能是代州總管府最末的那個了。
但凡是能給李靖添堵的,李善都愿意做只是順水推舟的事罷了,說不上是自己使了手段。
“定方兄去年西征有功,陣斬名王,生擒可汗,今歲雁門大捷,生擒欲谷設,堅守雁門,遣兵退敵,此番又領軍進擊,數敗突厥,陣斬十余阿史那大將。”李善轉頭看著這兩位,“寶相兄今歲兩度北上,先有雁門大捷,后又領軍破敵,驍勇善戰,為軍先鋒,銳不可當。”
蘇定方神色如常,只靜靜的聽著,而張寶相有些激動,身子都在微微顫抖這兩個人其實經歷很像,前者入唐是以李善親衛統領的身份起家的,后者是李唐一族早年門客,以任城王李道宗親衛統領隨軍。
對于曾經有西征吐谷渾大功的蘇定方來說,爵位是遲早的,但對于張寶相來說,那是飛來的橫財。
李善也不敢打包票,但意思和態度已經擺出來了,不說蘇定方,僅僅是張寶相顧集鎮外咬著頡利可汗,就夠的上一個開國縣男了。
此外的幾個人,張仲堅、何流、王君昊、闞棱各有功勞,其中王君昊是李善親衛頭領,張仲堅決意投入李善門下,而闞棱實話實說沒能撈到多少戰功。
接下來這一場分豬肉,李善主持,張士貴、劉世讓持刀,一片片的割下來。
首功三人,張公瑾沒辦法,人家獨領東路軍,繞不過去的。
此外是領西路軍的劉世讓、蘇定方。
次功六人,薛萬徹、薛萬均兄弟,張寶相,張士貴,秦武通和李楷。
其中留守顧集鎮的秦武通需要加重分量,李楷這位代縣令也需要加重分量對此,諸將都沒什么意見。
排在第三的是臨濟縣侯闞棱、朔州騎兵副總管何流、朔州兵曹參軍張仲堅等人,薛萬徹還特地堅持,將王君昊的名字也填了上去。
之后才是中下層的將校,那些倒是不用再細分了,直接將剩下的豬肉全扔進鍋,一鍋煮熟大家分就是。
李善的視線左顧右盼,先落在了王君昊的身上,“嗯”
王君昊有些懵懂,一旁的蘇定方附耳低語幾句,前者恍然醒悟,猶豫了會兒才開口“皆由郎君做主。
”
李善微微點頭,以王君昊的能力而言,無獨領大軍之能,亦難以獨當一面,但做個先鋒官是夠格的,不過肯定不能留在代州,肯定是要跟自己回朝的。
蘇定方、張仲堅那是問都不用問,這兩位在代州也待不下去了,李靖即使不將他們掃地出門,等李善離開后也必然遭到李靖的排擠,這倒不是私人恩怨,這是李靖肯定要做的。
而且蘇定方和李善的關系太過密切,張仲堅得罪了李靖,只能托庇于李善門下。
最后,李善的視線落在了劉世讓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