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親衛頭領處事不當,的確是失禮,但邯鄲郡王沒有出言責備也就罷了,居然還贊自己眼力超群
實在是太古怪了。
其實這是個奇妙的誤會,歷史上的劉仁軌就是被任瑰舉薦出仕的,只不過這個時空沒來得及就跟著任瑰北上了。
但實際上,任瑰也是被逼的因為劉仁軌出身尉氏劉氏,其姑姑就是任瑰的妻子,而任瑰是出了名的妻管嚴。
任瑰身后的劉仁軌雖然年輕,但臉皮挺厚的,一直站在任瑰身后沒有離開,時不時偷眼打量著主位上那位青年郡王。
之前營門處,溫文儒雅,謙沖有禮,但一入軍帳,李善收起笑容,氣度森嚴,威嚴感油然而生,儼然有一軍主帥之風。
早在兩年前,劉仁軌就聽說山東戰事中,一位少年郎挺身而出,設計籌謀,擒殺劉黑闥,數年間躍馬揚鞭,顯威塞外,為天下稱頌。
也不過雙十年紀,也不過雙十年紀,二十四歲的年輕劉仁軌雙手緊握成拳。
視線在空中交錯,李善微微一怔,向看來的劉仁軌投去溫和的笑意他清晰的看見這位青年的眼中帶著蓬勃的火焰,那是一種大丈夫生于人世間,當持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的野望。
歷史上的劉仁軌也的確如此,他在貞觀年間沒什么功績,直到高宗年間,被李義府陷害獲罪,以白身隨軍,卻一躍而起,隨蘇定方平定百濟,白江口一戰將劉仁軌這個名字永遠刻在了史書上。
那邊張瑾、柴紹的稟報已經結束,李善沉吟片刻后改變了主意,原本他準備遣派錢九隴率軍入涇州,再挑選一員沒什么明顯立場的將領率軍支援隴州,但今日任瑰、竇軌都到了,特別是前者的身份讓李善琢磨不定。
先與李世民通個氣,然后再說吧倒不是李善事事都要得到李世民的許可,但他怕李世民另有打算,甚至可能是在覲見之后才知道任瑰今日抵達仁壽宮。
“靈州兵敗,梁賊侵占三州,朝中必然復設行軍總管府。”李善沉聲道“陛下暫時不會返回長安,將在仁壽宮逗留到至少八月。”
“涇州、隴州兩地均有戰事,諸將整肅軍中,隨時聽令。”
剛剛趕到仁壽宮的任瑰對之前戰事不太清楚,聽了這幾句沒什么實際意義的話,不禁對李善有些不屑,身為主帥,卻不敢率軍北上以目前的局勢,請命北上,陛下肯定不會反對的。
而柴紹卻很理解李善雖然節制諸軍,但一旦有所舉動,很難說會引出什么風波,特別是在裴宣機很可能已經死在李善手中的前提下。
不好意思,這幾天有點卡文,讀者反應情節沒什么推動,的確如此啊,需要整理下思路,抱歉抱歉
本章完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