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的局勢而言,李淵不會再默許甚至慫恿東宮勢力對秦王一脈的打壓,這一方面是出于制衡考慮,顯然李淵對長子的態度已經發生了不小變化,另一方面是考慮到關內道戰事。
但短時間內有沒有可能乘勝追擊,將李建成從太子寶座上拉下來呢
畢竟事實是擺在面前的,李淵心里也清楚,如果沒有李善帶著生力軍在關鍵時刻潛入山頂,在柴紹騎兵來援之前,梁洛仁八成已經攻破了天臺山,李淵會有什么樣的下場
父子之情,君臣之情這一切難道不會讓李淵起易儲之心
所以,李世民決定試探一下,李善才會一大早覲見,提出了任瑰、竇軌兩個人選。
其實李世民、李善心里都猜到了這個結果,最終李淵還是選擇了任瑰。
或許可以解釋李淵是更加信任早年就熟知,可以托妻寄子的任瑰的指揮能力,但無論如何,任瑰和竇軌是不同的,后者與太子、秦王的關系都不遠不近,而任瑰與李世民是沒有交情的。
這直接表明了李淵的態度。
但凡是人,對待任何人任何事務,都有理智和情感,雖然那些上位者往往會以冷冰冰的利益出發,用理智去處置。
但即使是皇帝這樣的上位者,也是人。
后世對李淵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優柔寡斷,既給予次子李世民過高的權位,但著實際上這是大錯特錯,這位大唐的開國皇帝雖然算不上殺伐決斷,但也絕非性情綿軟之輩。
在親眼目睹次子裹傷后猶自持刀廝殺的時候,感性占據了上風,但等一切局勢穩定下來之后,理智重新充斥了李淵的大腦。
殿內,李淵揮手讓宮人退下,來回踱步,時不時長吁短嘆,眉頭緊鎖,顯然這位大唐的開國皇帝對于目前的局勢也難以決斷。
朝中六位宰輔中,明確依附太子的就有兩位,因為要制衡打壓秦王一脈,李淵也默許東宮拉攏朝臣可以說,李淵的嫡系中相當一部分都與東宮勢力是重疊的。
一旦流露出易儲之心,李淵本身的勢力都會有所動搖。
就拿任瑰來說吧,這位是李淵的舊人,但早年就與李建成交好,雖然長期在外,卻是正兒八經的東宮嫡系,一旦李淵易儲,任瑰本人因為與皇室的交情,本人不會有什么大礙,頂多是仕途到此為止,但任瑰難道不會考慮子嗣,不會考慮家族前程嗎
要知道天策府內,謀臣大將多如繁星,一旦秦王登基,肯定是將班底搬到朝中任瑰能領個散職就不錯了,更別說子嗣家族了。
類似的還有裴寂、裴世鉅、鄭善果、王珪、魏征等等。
李淵又是長長嘆息一聲,重新坐在榻上,心想還是懷仁應該只是隨口提起,卻恰到好處,給了自己一個臺階下選用任瑰,以安朝臣之心。
本章完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