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到戰報后,太子李建成手足無措,立即召集了王珪、魏征,并請來了裴世鉅。
毫無疑問,東宮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決不能讓李世民重握兵權,在這種情況下,裴世鉅舉薦邯鄲王李懷仁出任靈州道行軍總管為此,李建成、王珪、魏征都不禁動容。
雖然說裴宣機死在華亭與李懷仁沒有直接關系,但畢竟有些牽連,而裴世鉅卻盡棄前嫌,毅然舉薦,這是怎樣的情懷
面對魏征的贊譽,饒是裴世鉅臉皮厚,也有點發燙。
之前已經吃了那么多次的虧了,為什么裴世鉅還要再重復一次呢
裴世鉅是有過深思的,他不相信那廝的運氣永遠都那么好
前幾次與突厥對陣,馬邑雪夜襲營,關鍵是出其不意的返身一擊,雁門大捷,先守而后攻,關鍵是里應外合,劉世讓恰好率援軍趕至,而結社率率軍遠離,導致欲谷設兵敗被擒。
顧集鎮一戰那更是運氣了,不說李善出城死戰時候恰巧數千唐騎來援,僅僅是李善一箭射落汗旗裴世鉅遍觀史書都沒找到前例。
這廝的運氣簡直了
而且那一戰李善能堅守顧集鎮多日,很大程度上在于突利可汗的坐視。
而這一次不同,按時按社爾都已經與突利可汗合兵南下,顯然心意已決,裴世鉅想不出李善有擊敗對方的可能數以萬計的騎兵啊,而關內道數月之內兩次大敗,兵力都不夠了。
不相信你運氣還能這么好
至于李善有可能不愿意裴世鉅也想過,之前兩任靈州道行軍總管,李善都以充分的理由推辭了,怕突厥知道消息后會大舉南侵報仇雪恨。
但現在突厥都殺到隴州、涇州邊界了,這個理由已經不存在,如果李善不肯出戰,不說其名望大跌,不說李淵對其的觀感大落,關鍵在于李淵只能選擇用秦王了。
到那時候,裴世鉅再放出風聲,將李善與李世民的關系捅出去,即使沒有任何證據,也足以讓李淵起疑李善不肯出戰,為的是推出秦王嗎
畢竟李世民在時隔多年后重握兵權,對東宮來說是個震懾,對李淵本人來說也不是件好事,如果在聽到那樣的流言蜚語后,李淵就會突然發現,李世民在外握有兵權,而據說已經投入其麾下的邯鄲王李懷仁節制北衙禁軍,執掌宮禁。
不說李淵會信上幾分,至少作為一個皇帝,這種天然的警惕性是不缺的。
太子李建成輕聲道“父親,不如讓懷仁覲見”
裴世鉅內心雀躍,真想看那廝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無論是出戰還是拒絕,都會踏入一個難以避免的陷阱。
李淵猶豫良久后才點頭讓宮人去傳召,不料宮人回報,邯鄲王不見蹤影。
李淵笑罵了句,他也知道李善每日就午后來轉一圈就回莊子,而裴世鉅好險脫口而出此僚遁去,必是要與秦王密議
本章完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