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城……”齊善行愕然張大了嘴。
大家都是本地人,你劉黑闥居然縱兵屠城,禍害鄉梓……魏洲和貝洲、洛洲都是接壤的。
齊善行第一反應是,劉黑闥這是自亂陣腳,出了昏招……就算在今年接下來的兩個月內席卷整個河北,明年劉黑闥也必敗無疑。
屠城不稀奇,在老家屠城……什么樣的人干得出這種事?
馬周遲疑道:“敵軍在館陶城外連吃兩場敗戰……或許是劉黑闥欲振士氣?”
齊善行皺眉道:“名振兄如何看?”
程名振思索片刻后搖頭道:“多派斥候渡江打探,守住兩處橋梁,暫不過江。”
馬周聽到此處,脫口而出,“敵軍必攻魏縣!”
齊善行和程名振都點頭贊同,一方面在于魏縣是魏洲首府所在,另一方面在于魏縣必然存儲了大量糧草。
河北糧草存儲地點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政治因素,比如洛洲、刑洲,另一個是地理、運輸因素,比如黎陽、武城、永濟、館陶、魏縣等地。
這些城池都是建立在永濟渠邊上的,他們都曾經是隋煬帝發兵攻打高句麗時,大量糧草存儲的地點。
這也是為什么劉十善在貝洲能籌集大量糧草的原因,有永濟渠啊,但可惜被李善、蘇定方一把火全都燒了。
永濟渠邊的這些城池,武城已經無糧,永濟城小,館陶難克,如果劉黑闥真的軍中缺糧草,那么他一定會攻打魏縣。
而魏縣就在齊善行、程名振的視線之內,面前的永濟渠江水浩浩蕩蕩向東方方向流淌,規模并不大的魏縣就在江對岸。
已經能隱隱看見冬日里黃塵漫天,顯然有大隊騎兵而來,程名振雖恨不得立即將劉黑闥千刀萬剮,但卻沉得住氣,揮手喝道:“守住兩處橋梁,沿江布陣,打出旗號,余者后退五里,安營扎寨。”
馬周點頭在心里贊許,貿貿然過河乃是浪戰,一個不好就要吃敗戰,畢竟敵軍剛破元城,而且屠城提振士氣,正是如狼似虎之時。
守住橋梁,在江對岸布陣,打出旗號,劉黑闥所部必然警惕,不會貿貿然全力攻打魏縣。
程名振此舉看似輕描淡寫,但一箭雙雕。
接下去的戰局果然如此,數以千計的敵軍一股股的從各個方向出現,將江邊的魏縣圍的嚴嚴實實。
沒有哪怕一次的試探,敵軍猛攻魏縣,城上城下均為立尸之所,一片尸山血海,但讓人意外的是,一個時辰之后,敵軍迫不得已收兵立營,魏縣安好無恙。
江這邊有大量的士卒手舞長槍,高聲吆喝,與魏縣城頭的唐軍呼和往來。
為什么敵軍沒能攻破魏縣,一方面在于敵軍不能全力施展,他們需要警惕江對岸的齊善行、程名振兩支唐軍,需要封鎖兩座橋梁,還需要分兵提防唐軍突然搭建橋梁渡江。
另一方面……齊善行冷笑道:“河北山東,歷戰事已有百多年,劉黑闥如此屠城,只會使諸城死守不退!”
元城的例子擺在那了,雞犬不留……如果能逃自然會逃,但如果逃不掉,只能奮起一搏。
山東歷戰事百多年,但不畏屠城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