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了一下水中的環境之后,閻象終于開始修煉起來。
太虛游身訣有“鯤游”和“鵬飛”兩種運氣法門,“鯤游”是步法,“鵬飛”是身法。
閻象先是按照秘笈中所記載的口訣,嘗試調動真氣,同時雙腿配合身體開始在水底緩緩移動起來。
只是,閻象嘗試了半天,效果并不明顯,對于速度似乎并沒有什么加成,甚至還有些磕磕跘跘。
閻象也知道這是他初學乍練,比較生疏的原因,所以并沒有氣餒。
但是,一只到一個時辰后,他都浮出水面換了好幾口氣了,卻依然沒有什么進展。
這個時候,閻象終于是知道了黃充之前為什么會認為他練不成這門功夫了,絕學為什么被稱為絕學,他此刻總算是體會到了。
閻象很確定,自己不會記錯口訣,運氣之時,也沒有什么差錯,完成的相當順利,但就是沒有效果,這讓他非常納悶。
借著休息的功夫,他又將太虛身法的第一層口訣回憶了一遍,細細琢磨,反復幾遍之后,總算找到點不一樣的地方。
這一層口訣之中,開頭的總綱之中,有一句“以陰御陽、抱殘守缺”,之前他并沒有在意,也不知道其有什么特殊的意義。
現在看來,問題就是出現在這里。
真氣在運轉之時,是要經過諸多穴竅配合的,這其中的方法各有不同,才造就了無數武學招式。
以太虛身法第一層而言,真氣雖然只在足陽明經中流轉,卻同時要經過三十二道大竅,并諸多小竅,這其中的復雜程度,可想而知。
這也是所有絕學的一大特點,那就是運氣法門非常復雜,要知道,人體一共也就三百六十五處大竅而已,這太虛身法簡簡單單的第一層,竟然就涉及到三十二處,更不用說還有諸多小竅。
“這以陰御陽、抱殘守缺莫非指的是真氣經轉穴竅之時的竅門?”
閻象心中琢磨著,這穴竅哪個為陰、哪個為陽,可是有說法的,真氣進入穴竅之中,幾分為殘幾分為缺?如何算是以陰御陽,如何又是抱殘守缺?
這些東西現在想來,似乎都有深意,而恰恰口訣之中又沒有提到這些,這如何修煉?
閻象又想到,秘笈中沒有提到的知識,或許是前置知識。
黃充可是說過,哪怕是那些有傳承的名門大派,弟子也是一步步從基礎武學學起,最后才能接觸到絕學,并且還有老師講解。
一個孩童,如果連三字經百家姓都沒有學完,就直接去學四書五經,那自然是非常吃力的,就像是此刻的閻象。
“嘿,老夫就不信了,無非就是花費點時間細細嘗試而已,只當是為了將來自創武學積累經驗了!”
閻象倒是沒有氣餒,他心中還想著什么時候為幽冥誅邪刀創造一門內功運轉法門呢。
他現在選擇連蒙帶猜一遍一遍的嘗試,有非常大的危險,雖然不至于走火入魔,但上官蕊的前車之鑒就在眼前。
不過閻象并不怕,這點風險對于他來說足夠承受,功法是他自己挑選的,淺嘗輒止、望風而逃可不是他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