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民豐坐在長途大巴車上,一路南下。從來沒出過劉家莊的裘民豐,看著窗外飛馳而去的車流、樹木、田野,禁不住問裘憫:
“媽媽,你們那里和我們這里一樣嗎?”面對裘民豐仰著一副滋潤的帶著稚氣的臉蛋,裘憫嗓子哽咽。她搖搖頭,摸著裘民豐的
頭頂,艱難的回答說:
“嗯,媽媽呆的地方,和這里大不一樣。你說因為它們是個大城市,而你現在所看到的一切,只是在農村里。在農村,你只能
看到農人面朝黃土背朝天,日落而歇,日出而動。雞鴨成趟,牛羊成群。藍藍的天上,大雁成行;清瑩澄沏的河水,魚兒自由淺
底。農村,海闊天空。城市里,你能看到的,也只能是高樓大夏拔地而起。行人車輛,穿梭來往。孩子,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
界。”裘憫苦笑著說。
心里在一陣陣疼痛的她,被裘民豐問得痛切心扉。想當初,裘民豐不過四歲。跟著爸媽來到劉家莊,原本僅僅是一次下鄉旅游
,也可以稱之為走親訪友。可誰料到弟弟裘財告訴她,親眼目睹陳莉和李再模在辦公室親熱。裘憫怎么受得了,一氣之下,和李
再模簽下離婚協議。兩個人在不到一個禮拜短時間內,閃電般辦理離婚手續。
在孩子裘民豐的撫養權上,她聽取爸爸媽媽的意見,放棄對裘民豐的撫養權。結果,連孩子看一眼的機會都沒有。憤怒的她下
定決心,和李再模老死不相往來。可事后她才知道,不和李再模聯系,自己也就是苦不堪言。再加上和自己兒子不照面,裘憫心
里越來越感覺后悔。甚至,對爸爸媽媽產生嫉恨,怪她們倆當初給自己出這么個餿主意。
一晃,裘民豐已經十三歲。城市里的記憶,已經蕩然無存。在裘民豐腦海里,儲存這農村里小河流水。雞鴨鵝成群,以及奶奶
背著他,走在田間小道。插秧、割麥、收稻、打場的鏡頭,時常浮現在眼前。曾幾何時,奶奶蕭曉瑩背著他在地里栽油菜,種小
麥。春天,梨樹開成白花,桃樹開成粉紅色的花,都是奶奶看到什么教他什么。
什么大公雞,喔喔啼。老母雞,咕咕蛋。鵝鵝鵝,曲頸向天歌......都是奶奶一句一句教會他。而和他一樣大小的城市里孩子
,卻在學外語,補習珠心算。什么奧數、美術、音樂等等,種類繁多的補習班,城里人不惜一切代價,也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
跑線上。教一個出類拔萃的孩子出來,脫離苦海,是每一個做家長的共同愿望。
送孩子去國外,更是所有家長所期盼的結果。一時間,崇洋媚外的國人,以出國為驕傲。女人以嫁給老外為榮,男人以出國定
居而自豪。社會普遍充斥著西方文化侵入,什么萬圣節、圣誕節、情人節......夜生活遍布大街小巷。豪車、別墅、國外生活,
是城里人的終身奮斗目標。而作為生在城市里,卻長在劉家莊農村孩子的裘民豐,盡管爸爸媽媽都是生活在城市里,自己卻和奶
奶蕭曉瑩生活農村。
裘憫想到這里,眼淚止不住往下流:“媽媽,你怎么啦?”裘民豐掏出手紙,給裘憫擦擦眼淚。他以為,自己提出的問題,可
能傷及媽媽心痛之處。所以,再幫助裘憫擦拭眼淚的同時,裘民豐拍拍裘憫嘴巴:“媽媽,我不問了,你也別哭行嗎?”裘民豐
像個大男人似的哄著裘憫。好感動、好溫馨的一幕,被裘德貴和許棟銘、以及蕭曉瑩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