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東市有一棟屬于自己的房產。那一會,自己才能理直氣壯將母親骨灰盒帶回家中,愿意放多久,就多久。
回到家,陳長春夫妻倆迎在門口。早早等候在大院門口,因為迎接親家母魂魄到來。他們找來和尚,總共五人,鑼鼓家私全大
套,等待李再模捧著親家母的骨灰盒入住。因為他們早就知道,李再模是親家母孤兒寡母一個人將他撫養成人。親家母遭遇不幸
,李再模心里肯定難過。這件事,還怪不得任何人。因為裘憫帶回來裘民豐和母親,是事前征求他的意見的。
如果知道自己的決定,送來老娘的命。打死李再模,也不會同意讓裘憫帶回來母親蕭曉瑩。再說了,裘憫也不知道婆婆和爸爸
媽媽遭遇天災人禍。如果,如果她知道駕駛員故意甩下她是為了讓她活,怎么說她也得拉下
(本章未完,請翻頁)
爸爸媽媽和自己曾經的婆婆。因此,
裘憫之所以哭得痛切心扉,還不是因為自己在自責。
在裘憫看來,如果不是因為自己回來帶兒子。爸爸媽媽和婆婆就不會死,裘憫越想三位老人之死越于自己有關。自責,懊悔,
捶胸頓足,裘憫是恨透自己。然而,思兒心切的她,回蘇北帶兒子回海東市,這件事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無懈可擊。要說錯,追根
求源,得怪當初爸媽就不應該將四歲的裘民豐,落在婆婆蕭曉瑩家里。
裘憫雖然沒有這么想,但延伸下去,不就是這樣的結果嗎?再往下延伸。李再模不和裘憫離婚,裘民豐又怎么可能會留在遠在
蘇北的婆婆蕭曉瑩身邊。要說錯,大家都有錯,連陳莉也脫不了干系。為什么?她不去勾引李再模,怎么可能會有李再模和裘憫
離婚的事出現。直至現在,裘憫和李再模兩個人之間的夫妻感情,始終沒有出現裂痕,盡管陳莉和李再模也有了孩子。
只是,他們倆現在也只能是靈魂上的夫妻。精神上的夫妻,自然是陳莉和李再模了。因為,即使李再模對裘憫含情脈脈。裘憫
對李再模也心有靈犀,不可能有來往是必然。李再模知道自己已經傷害裘德貴一家人,再也不能傷害陳莉一家人了。按理說,陳
莉應該感謝裘憫他們家。尚若不是因為有前車之鑒,李再模來他們家不可能變得滴水不漏。
陳長春看著李再模一家三口回來,心里五味雜陳。因為,他們一家三口走時,明明是因為親家母遭遇不幸。姑娘說得哭哭啼啼
,說是親家母和裘德貴夫妻倆都已經在殯儀館火花。可一家三口走時什么樣,回來還是什么樣,難道,難道出現什么奇跡。或者
另外有什么節外生枝?陳長春帶著一群和尚,和夫人等在門口,希望給親家母造度入室。
李再模和陳莉看到爸爸媽媽身邊站著和尚,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強裝笑顏走上去對陳長春說:“爸爸媽媽,我和陳莉將母親
的骨灰盒,寄存在殯儀館了。海東市風俗習慣,不是家里人,不允許進門。”沒想到陳長春立刻轉臉向陳莉。當然,陳莉看到家
門口有和尚等候時,就知道自己同意李再模,將婆婆骨灰盒寄存海東市殯儀館,是個選擇性錯誤。
因為,他們倆吧爸爸媽媽想得太庸俗了。至少,爸爸媽媽做好提前迎接婆婆魂靈的準備,是誠心誠意。因為,根本沒和他們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