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眼神動了動,似乎被朱曉華的說辭打動。
心想,如果真是這樣,那倒也不錯。總比自己一個人賣不掉,融化掉了的好。
朱曉華說:“但我有個條件,那就是我要用這四毛錢,買你四十根。”
中年人一聽就要反駁,因為這些冰棍,他的進價都在兩分錢,朱曉華想四毛錢,買四十根,那比自己的進價還要便宜。
朱曉華見中年人抗拒,接著說:“不要忙著反駁,這四毛錢只是定金,我買這四十根,會按三分錢付給你,如此以來,你的冰棍也不會融化掉,變成賠本的買賣。”
這個說法,中年人倒是能接受,確實,如果朱曉華付給自己三分錢,每根還能賺一分錢,至少不賠本。
朱曉華最后一句話,讓他徹底放下了戒心。
朱曉華掏出中國小飯店的住宿票,說:“我們就住在這中國小飯店,如果有問題你隨時可以找到我們。我倆就在附近賣冰棍,你還可以監督我們,等賣完,我倆就立馬付給你錢。你泡沫箱里剩下的冰棍,我們還會無償幫你賣掉。”
朱曉華算了算,即使他和賈亮把這四十根冰棍全賣掉,也才能賺回八毛錢,簡直是杯水車薪,不過好處是,只要取得這個中年人的認可,后面的合作就容易得多了。
這個時代的人,總體還是比較單純樸素,沒有見過那么多的套路,人與人之間容易取得互相信任。朱曉華用真誠打動了這位中年人。
中年人收下他的四毛錢,分給他四十根冰棍。
三人在中國小飯店門口,相隔不遠的地方同時賣冰棍。
朱曉華守著北面的路口,賈亮守著南面的路口,中年人守著中間的路口。
零零星星有顧客過來買,但大多以小孩子為主。
由于三人都是賣冰棍的,顧客來買東西便有了比較。他們往往先從南面賈亮的位置問問價,又跑到中間中年人的泡沫箱旁看看,最后又跑到朱曉華的攤位瞧一瞧。
比較來比較去,最后還是隨便挑了一家購買。
朱曉華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太耽誤時間。時間一久,冰棍很快就融化掉了。他決定提價。
他把賈亮和中年人召集到一起,說:“我們三個賣一樣的東西,但是顧客總是喜歡比較來比較去。我倒有個辦法,把我們三個人的產品區分開來。”
兩人好奇地聽著他的講述。
朱曉華說:“我決定把冰棍提價到七分錢,賈亮你的提價到六分錢。這樣以來,顧客自然選擇原來五分錢的。等五分錢的賣得差不多了,我們再掉換位置。”
賈亮、中年人老喬,都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聽從他的建議。
于是顧客們看到了神奇的一幕,在中國飯店對面的街巷,三個人守在三條路口,他們賣一樣的東西,價格卻相差較大。
北面路口的冰棍賣七分錢,南面路口的冰棍賣六分錢,中間路口的賣五分錢。
顧客們都毫不猶豫地沖到中間路口,買五分錢的冰棍。
短短一個小時時間,中年人老喬的泡沫箱里只剩余五六只冰棍。
在老喬的冰棍快賣完時,朱曉華跟老喬掉換了位置,站到中間的路口。他的冰棍降為五分錢,老喬的冰棍漲為七分錢。
不多時,朱曉華的冰棍也賣得差不多了,又換賈亮到中間的位置。
朱曉華的冰棍漲至六分錢,賈亮的冰棍降為五分錢。
賈亮的冰棍也瞬間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