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華問:“你們廠每天能賣出多少根冰棍?”
那人伸出一根手指,說:“好的時候,大概這么多,一萬根。畢竟廠子小,生產能力有限。碰到陰天下雨的話,可能就只有一兩千根。”
朱曉華很快得出一個結論,說:“這么說,一個月能賺六百到六千塊了?”
那人神秘地點點頭,答:“差不多。”
朱曉華又參觀了一會,才飄然離去。
臨走時,那人問:“不批發點帶走?”
朱曉華說:“今天的還沒有賣完。”
從冰棍廠出來后,朱曉華對老喬說:“這樣的冰棍廠,我們也能辦一個。不過,前提是,我們要先建立自己的銷售網絡。”
老喬聽得似懂非懂,問:“那具體該怎么做?”
朱曉華跟老喬吩咐了一番,老喬又折身回到冰棍廠,再出來時,自行車后面又多了兩個泡沫箱,里面裝著兩百多根冰棍。
老喬推著自行車回到廣場,賈亮正在樹蔭下賣冰棍。
老喬按照朱曉華的吩咐,很快做出一個招牌,上面寫著:“批發冰棍,二十根起批,每根三分;五十根起批,每根兩分。”
賈亮一愣,問:“老喬搞什么鬼,兩分錢進貨,又兩分錢批發掉,圖個什么?”
朱曉華微微一笑說:“很快你就知道了。”
天氣漸漸熱起來,廣場上的人越聚越多。
大人們領著小孩在廣場上溜達。
老人們沿著樹蔭散步。
年輕的情侶們,躲在公園的涼亭里聊天。
一個小女孩走過來,先是看了看賈亮這邊,又看了看老喬那邊。忽然問:“媽媽,為什么同樣的冰棍,一個賣五分錢,一個只賣兩分錢?”
她媽媽聽到小女孩的話,也停了下來。
仔細瞧了瞧兩邊的招牌,回答說:“那邊的兩分錢,是需要買五十根以上才可以的。”
小女孩又說:“那我在那邊買五十根,這邊不是只能買二十根?”
同樣的一塊錢,左邊能買五十根,而右邊只能買到二十根,這樣的差距確實有點大。
這位媽媽拉著小女孩去了老喬的泡沫箱邊。
小女孩叫嚷著要吃冰棍,她媽媽卻在猶豫:“五十根太多了,吃不掉的話,要全都化了。”
老喬的一句話,打消了她的顧慮。
老喬說:“吃不掉,您還可以按五分錢賣掉,這樣您相當于白吃三十根冰棍,一分錢沒花。”
這位媽媽掰著手指頭算了兩遍,似是豁然開朗。
心想,確實如此,一塊錢能買二十根,也能買五十根,那自己干嘛不買五十根的?
她掏出一塊錢說:“那我來五十根,找個紙箱子裝上。”
半個小時后,老喬的兩個泡沫箱空空如也。
公園廣場上多了幾個抱著紙箱子賣冰棍的小孩。
“賣冰棍了,鹽水冰棍,五分錢一根!”
老喬走過來,朝朱曉華伸出大拇指,夸贊不已地說:“你這招真高,今天的兩百根冰棍,比昨天快了一個多小時賣完。馬上就要天熱了,我再去批發兩百根。”
說完,他騎著自行車,朝冰棍廠飛奔而去。
聽著兩人莫名其妙的對話,賈亮一頭霧水。
問:“你們倆在聊什么,我怎么聽不懂呢?”
朱曉華說:“我們在建立銷售渠道。客戶就是最好的宣傳和銷售渠道,他除過能直接消費之外,還可以幫你賣產品。”
朱曉華這套方法,在很多年后,早已經是通用的做法。
但在這個年代,人們顯然還沒有這種意識。
賈亮仍是滿臉迷糊,搞不懂其中的門道。
(《重返1980:暴富從頭再來》首發網站為17k,歡迎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