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辦公室籌建這么久,現在終于要開張,對外發放個體戶營業執照了。
辦公室的所有人都有點激動。
斯文男領導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印刷體營業執照,說:“照相,屬于旅游服務業,是國家允許的。可以辦理。”
他拿起毛筆,認真地詢問起來。
斯文男領導問:“姓名?”
朱曉華答:“朱曉華”
“住址?”
“石窟景區景山街2號。”
……
辦公室里,鴉雀無聲。
工作人員們緊張又興奮地看著斯文男領導。
見他手執毛筆,在營業執照上一筆一畫地書寫,都不敢作聲。
直到男領導寫滿整張營業執照,上面的每個字都像印刷體一樣工工整整。
朱曉華看著上面的字跡驚嘆不已,心想,這個年代的人寫毛筆字的技術居然如此了得,簡直比印刷體還好看。
信息填完后,斯文男領導又檢查了一遍,確認準確無誤,蓋上大紅印章。
最后再貼上朱曉華的一寸黑白免冠照片,裝進透明塑料封皮里,密封封口。
個體戶的工商營業執照算是正式制作完成。
“恭喜你,獲得了個體工商戶的營業執照,可以正式營業了。”
斯文男領導把執照頒發給朱曉華。
朱曉華接過營業執照,內心有點激動,這個年代,個體戶還是鳳毛麟角,取得營業執照的個體戶更是千里挑一。
朱曉華接過營業執照,跟領導握手表示感謝。
至此,營業執照算是正式辦理下來了,前后只忙了一天,比預想的還要快很多。
朱曉華回到海鷗照相館,把營業執照裱裝起來,貼到照相館里顯眼的位置,確保顧客一進門基本都能看到它。
他干完這一切,端詳著執照,自豪地對弟弟、妹妹說:“以后,我們就不是游商小販了。我們堂堂正正地對外營業。”
布置完店鋪里的一切,朱曉華找人專門做一塊照相館的牌匾,算作門面和招牌。
做招牌的師傅問:“打算寫哪個字,不會再改了吧?”
朱曉華說:“海鷗照相館。”
師傅把“海鷗照相館”幾個字寫在紙上,拿給朱曉華看。確認無誤后,他又問了一遍:“不會改動了吧?”
朱曉華本來并沒打算叫海鷗照相館,按他的想法,其實就應該叫曉華照相館。那天回答游客問話時,無意間脫口而出,導致現在生米煮成熟飯。
不過事已至此,也不好再改動。
相對而言,叫海鷗也并不難聽,而且跟照相機的名字相同。
朱曉華點點頭:“不改了。”
次日,五個楷體大字的牌匾掛到了照相館門頭,海鷗照相館正式對外營業。
由于照相館里的米黃色油漆還沒有完全干透,弟弟朱曉明守在墻邊,小心地接待著前來的游客,并提醒他們不要碰到墻壁。
后來,他又打開窗戶,拿著扇子對墻扇風,希望墻壁能盡快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