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取下膠卷,放進黑色的盒子里,焦點終于轉移到朱曉華身上,問:“你要拍照嗎?”
朱曉華說:“其實,我也有一臺這種相機。可惜膠卷用完了。”
老板說:“這好辦啊,重新買就是了。”
朱曉華搖了搖頭:“唉,這年頭膠卷太貴,樂凱膠卷一盒三十,都快用不起了。”
老板也頗為驚訝:“樂凱膠卷沒有這么貴的,如果你批發量大的話,每盒只要九塊多。”
朱曉華一愣,這是他聽到過的價錢最便宜的樂凱膠卷。
朱曉華有意打聽膠卷批發市場的下落,他故意說:“鄭城賣膠卷的地方我很熟,根本不可能有你說的九塊多錢的地方。如果有,我不可能不知道。”
老板見朱曉華不信自己說的話,有點生氣,說:“怎么沒有,就在萬寶路市場。”
朱曉華說:“那里會有嗎,不過那里我還真沒有去過。”
朱曉華又跟老板寒暄了幾句,而后出門而去。
出門后,朱曉華有點激動,現在終于知道批發市場的下落了,就是萬寶路批發市場,而且價格只有九塊錢。這比他想象中的還要便宜不少。
朱曉華沿途碰到一個坐在路邊擺攤的老頭,問萬寶路市場的位置。
老頭說:“萬寶路市場不知道在哪里,不過萬寶路我知道,就在新城街區那一片。離這里還有兩里多地。”
老頭告訴他具體的應該怎么走。
朱曉華默記著方位,謝過老頭后,徑直往萬寶路趕去。
萬寶路是一條新建的街道,街兩旁的人行道還沒有鋪設完畢,有一半是沙子路,路邊堆著成堆的磚塊。
街邊,稀稀拉拉地座落著一些商鋪。
有賣饅頭的,賣衣服的,賣帽子鞋襪的,就是沒有看見有任何的電器設備,更沒有相機。
朱曉華越走越生疑,這萬寶路雖然是新修建的街道,可是街兩旁所賣的東西,都是傳統老式的生活用品,手工制品,最時髦的工業化產品也不過是熱水壺、洗臉盆這類的東西,根本沒有任何機械化、電子化的產品。
朱曉華拉住路邊的行人,問:“這里有賣相機、膠卷的嗎?”
行人忽然露出譏笑的眼神,說:“這里是萬寶路,怎么可能有賣電子產品的地方?”
朱曉華一愣,問:“萬寶路市場不在這里?”
行人再次譏笑:“萬寶路市場還在城東汽車站那邊,它名字叫萬寶路市場,卻不在萬寶路。”
朱曉華赫然開朗,心想,原來如此。
朱曉華越過街邊的幾堆沙石,飛速向城東汽車站趕去。
這個時候,沒有手機定位,也沒有地圖導航,鄭城的城市地圖跟三十年后又完全不同,朱曉華全憑一路問人,才找到城東汽車站。
中途他幾次走岔了路,偏離主路有五六百米,幸好及時問行人,才調整了路線,沒有走錯地方。
等到達城東汽車站時,已經是一個多小時后。
剛到達車站路,朱曉華便看到了不少賣家用電器的店鋪,店鋪里電視機、錄音機、照相機應有盡有。
其中一家賣電器的店鋪門口寫著,膠卷批發十塊。
朱曉華一喜,心想,這下應該錯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