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一樂,心想,我這個哥哥現在可能忽悠了,把我們班主任都感動了。
班主任親自送兩人到校門口,一路還叮囑著朱曉燕忙里偷閑,不要落下功課。
朱曉燕重重地點頭:“老師,我會的。”
朱曉華帶著妹妹徑直回了照相館,讓她負責照看照相館、后院的膠卷,以及拍照人員的登記、分發照片等工作。
等安排好這一切之后,他再次打量著周圍,目光鎖定在二樓的暗房。
那里擺著成堆待沖洗的照片,暗房沖洗照片的工作卻因為人手短缺暫停了下來。
照這樣的速度,每天拍近千張照片,不出十天,整個暗房里將堆滿底片。自己的照相館門前也將站滿顧客,全是拍完照前來討要照片的顧客。
他決定再去一趟明光照相館。
那些已經拍完,卻沒有的來得及沖洗的膠卷必須盡快洗出來。
他騎著車一慢悠悠地朝東而去,經過景區廣場時,停頓了片刻。他看見點三陸正夾著一個檔案袋匆匆西去,朱曉華叫住了他:“陸點同志!”
點三陸有點迷惑地瞧著朱曉華,用手指了指鼻子,問:“叫我?”
一般人都直接喊他“小陸”、“點三陸”、或者“露三點”,卻沒有人喊他“露點”的。
朱曉華點頭:“景區膠卷買得怎么樣了?”
點三陸說:“沒買著。正在托人買。”
朱曉華一猜便是這樣。
他說:“上次是我不對,你問問姚總還要膠卷吧,我這次愿意二十四塊錢賣給他。要的話,就過來找我。”
點三陸一驚:“你是不是瘋了,上次二十二賣給我們,姚總都不愿意買。這次你還想賣二十四?”
朱曉華說:“上次是上次,這次是這次。現在膠卷、原材料都在漲價,拍照的人也比以往多。你問問姚總愿意不愿意。”
點三陸說:“話我會帶到,至于姚總愿不愿意,那就不是我的事了。我猜多半沒戲。”
朱曉華點頭,放任點三陸向西進入景區工作區域。
他則騎上車,去了兩條街之隔的明光照相館。
這家照相館約五六十平米大小,位于綠蔭遮掩的人行道上。照相館是兩層的白色小洋樓,一樓門面房依照著朱曉華的海鷗照相館重新做了設計,還專門留出一個櫥窗。
櫥窗里張貼著各式照片,其中有幾張穿開叉旗袍女人的照片,頗有民國時期的風范。
照相館里,有兩個面容姣好的女工作人員,約二十多歲的模樣,兩人穿著工作服,收拾得干凈利落,坐在照相館里聊天。
照相館門前幾乎沒有人,只有偶爾的行人路過。
一排粗壯的樹木均勻分布過來,卻在照相館門前突然拉開距離。門前原來的那兩株大樹被砍倒,還留下兩根痕跡新鮮的木樁。
兩名婦女路過照相館前時,瞧了瞧那兩截木樁,小聲議論道:“這照相館開業,生意不太好。老板聽風水先生的話,說這人行道的樹木擋光,硬是把這兩棵樹給砍掉,現在就只剩光禿禿的木樁,太霸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