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黎賢身側的短須男子,是黎家一直遲遲未歸家的外姓長老陶長老,他也是黎連昆的舅舅。
這些年來,他一直奔波在外,負責黎家本家和得真派中黎家老祖宗們的聯系,可謂責任重大。
黎德上下打量著黎為天,滿意地點點頭,“咱們黎家,可算是又能再出一位筑基期的修士了。”
黎賢笑得開心,“老祖宗過獎了!為天還未成功筑基呢!”
“若是他不能筑基,怕是修真界,就沒有能筑基的人物了!為天的修為,比許家的那位,和殷家的那位都穩。”
“那就先承老祖宗的吉言了!日后為天要是能去得真派,還望老祖宗多加照料!”
“他若成功筑基,加入得真派是水到渠成的事,無須我們幾個老家伙運作。”黎德悠閑地喝著清茶。黎家人,但凡能筑基的,最后都加入了得真派。
修真門派,也是看重人才的。得真派人才濟濟,但黎德在師門呆了幾十年,像黎為天這樣的天賦,也極為少見。
“謝老祖宗!黎家已經有將近六十年沒出過筑基的修士了,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有為天和連昆在得真派守望相助,咱們黎家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就更能站得穩腳了。”
黎賢適時拍了一把黎連昆的馬屁。他也確實是個人才,必要時刻,連自己晚輩的馬屁都拍。
得真派招收弟子,要求必須是筑基后的修士,他擺明就是在說黎連昆必定筑基。要知道,筑基成功率如此之低,對修士來說,筑基就是人生的第一道坎,能跨過去的,都絕對是人中龍鳳。
這話甚得黎德的心,他哈哈大笑起來:“比起為天,連昆還差得遠呢!他要筑基,還得積累一段日子。”
此話明著看是在自謙,但話里話外卻不否認黎連昆能成功筑基,這本身就是一種自傲。
黎連昆是黎德的親孫子。
當年黎德成功筑基后,還未加入得真派之前,留在黎家鞏固修為時,娶了妻,還留下了一個兒子。
可惜他天資卓絕,但兒子卻是天賦平平,別說筑基了,連進入煉體期后半段都做不到,最后干脆放棄追求長生,早早娶妻生子享受天倫之樂。
在黎連昆還很小的時候,他父母便出意外雙雙去世了。
黎德知道這個消息后,很是心痛,同時也很自責。
之前他剛加入得真派,為了在師門站穩腳,一直無心理會自己的家人,沒想到轉頭妻子死了,兒子兒媳也死了,最終只剩下一個還不懂事的孫子。
后來,他便將黎連昆接到身邊來照顧,親自教育他。這些年來,黎連昆在筑基強者的指點下,以及黎德不計成本的資源消耗下,成功地突破到了煉體第十層。
雖然黎連昆沒有黎為天那樣的高天賦,但在黎家準筑基三子當中,他筑基的希望,比黎風要大得多。原因無他,因為有個有本事的親爺爺看著。
有筑基強者相助,希望自然要大得多。
他們這邊相談甚歡,那邊沒人理會的黎夏心中難受至極,但面上還不能顯露出來。在老祖宗面前失態,連他父親黎洪都不會放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