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改委的麻煩并不僅僅如此,調動之前,鐵總跟孫祖杰談話時,毫不避諱的說道,“祖杰,讓你去華改委工作是中樞深思熟慮,仔細權衡的結果。
這些年,你出謀劃策,出了不少主意,你去華改委可以很好的發揮長處;華改委立足全局,站得高,看得遠,你也正好可以學點東西。
華改委事情不多,這樣你也有時間為應對可能存在的經濟危機做一些準備工作。還有一點,你一定要記住,華改委犯了一些方向性錯誤,你過去也要想辦法糾正這方面的錯誤”
孫祖杰聽完,有些吃驚,一個參謀機關犯了方向性錯誤,那存在的意義就根本沒有了,怪不得后世這個機構煙消云散了,原來還有這么一層問題。
不過仔細想了想他也可以理解,他這個京師府尹干了將近三年,根本就沒怎么鳥過京改委。京改委說到底就是一個智庫,他們可以建議怎么改,可是實際怎么改,改得效果怎么樣,跟他們沒有關系。
怎么改革,孫祖杰心里比誰都清楚怎么改,對于京改委上交的報告頂多是參考一下,根本沒當回事。就算是起草報告,他也更加信任辦公廳,而不是這個由一群文人組成的京改委。
這是地方改委實際面臨的窘境,當主政的官員根本不把改委當回事時,他們實際上就已經非常邊緣化了。
到了中樞一級,華改委的很多知識分子書生意氣,出得主意要么不現實,要么太激進,對中樞領導又不喜歡請示、匯報,清高的很,大老板們心里當然很不痛快。
孫祖杰提出要回歸中樞,他能夠去的地方十分有限,計委經委的一把手都是老資格,他這個京師府尹去當副手又不太合適,想來想去上面就挑中了華改委。
首相兼任過的崗位,讓他去不算委屈,還可以讓他招攬一些有能力的幕僚;孫祖杰出謀劃策的本事很強,他過去可以加強這一塊力量,對改革提出一些真正有用的好方法。
另外還有一點,前些年孫祖杰在華改委干過一段時間,他這個事功起家的半文盲跟那群書生關系處得不怎么樣,沒待兩年就不愿意繼續干了,他過去,上面也放心,以他的性格肯定會看不慣,整頓一下風氣也不錯。
中樞的算盤打得啪啪響,只是委屈了華改委的主任應國務,也不知道中樞會把他安排到哪里。
人大通過了孫祖杰的辭職之后,孫祖杰與新任的寧府尹聊了很久,他把這三年改革的過程經驗教訓交代了一番,意思很明顯,孫祖杰希望寧府尹能把剩下的工作做好。
寧府尹很厚道的說道,“祖杰同志,你搞經濟的本領有口皆碑。你放心,你制定的改革方案,我一字不易;你任命的同志,我一人不換;蕭規曹隨,這個道理我比誰都知道”
寧府尹都這么說了,孫祖杰也無話可說,他只好笑了笑,然后與寧府尹握手告別。
寧府尹說的是真心話,他非常清楚,他事實上是摘了一個大桃子。這三年孫祖杰把苦活累活干得差不多了,還認真規劃了京師兩高產業未來的發展方案。
寧府尹只要認真執行,未來幾年就根本不用發愁。他調來京師,府尹只是過渡,換屆之后就要擔任執事。
,這種情況下,他根本沒有必要改來改去。改好了,還好說;改不好,不是徒增麻煩嗎這個道理他當然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