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祖杰到了此時,才終于明白為什么國初會不惜代價的積累以發展工業,因為中國人再也不能過這樣的日子了,畝產三百斤,中國人永遠只能生活在生存線附近,他們這一代注定將為民族的工業積累付出血和淚。
忙完了雙搶,炎熱的夏天終于開始了,在這個時代的農村雖然辛苦些,沒有風扇,沒有空調,只能講究心靜自然涼,但是在農村,炎熱的夏天同樣也是幸福的。
夏天,田間的瓜果很多都成熟了,池塘里還有蓮子,瓜果飄香,天然無污染,孫祖杰可以放心大膽的吃,雖然這個時代講究以糧為綱,但是孫祖杰能說會道,滿嘴好話,偶爾弄些瓜果嘗嘗鮮還是很容易的。
夏天十分炎熱,池塘里慢慢也干了,楊媽當然擔心水稻沒有了水,影響了收成,但是池塘干了,孫祖杰可以跑去抓些小魚,熱了還可以下水狗刨一陣。
到了夜間,母子倆抬著竹制的亮床,早早的來到了河堤上乘涼,孫祖杰可以一邊看著夜晚滿天的星星,一邊在青蛙的鳴叫聲中,聽著老娘們放肆大膽的聊天。
夜色慢慢黑了,孫祖杰也累了,這個時候河堤上聲音越來越小,勞累了一天,村民們都睡著了。
這段時間孫祖杰放牛只能選擇一早一晚,但是一邊放牛,一邊看看書,小小讀書郎,書呆子的名聲整個周吳村大家都知道了。
孫祖杰家中并沒有多少書,應該說沒兩本書,除了記日子的歷書,就是他的兩本小學教科書,這怎么可以?沒有電腦,沒有手機,甚至沒有書本,這樣貧瘠的精神生活孫祖杰此時怎么可以接受,所以他只得想盡辦法的到處借書。
此時的農村有書的并不多,但是村民們也都知道他的“聰明”,也感激他想出了蚯蚓喂雞的辦法,所以一旦有路子就告訴他哪里有書,讓他去借。
楊媽對于孫祖杰愛看書當然十分高興,所以只要有必要,她就領著孫祖杰走村串巷,幫他去借書,這些書既有教科書,小學的,初中的,甚至于也有高中的,他都有看過,很是惡補了一番;
當然也有一些傳統的繁體書,甚至于鴛鴦蝴蝶派的竟然也有一本,反正亂七八糟的,也不知道村民從哪里搞來的。
孫祖杰看書很快,又知道把書保管好,也知道不亂說話,所以一來二去愿意借給他書的人慢慢的就多了。
孫祖杰到處借書也同樣傳到了張支書耳中,他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臉,雖然老婆抓的不輕,但是他還是覺得十分值得,這個孩子一定會成大器。
所以張支書又一次把楊媽喊到了大隊部,給了楊媽一套高小的教科書,是他想辦法找人借的,讓孫祖杰先自學,等到九月份新學年趕緊上學,別落下太多的課程。
然后又讓楊媽告訴孫祖杰,別什么亂七八糟的書都去借,要多讀教科書,多讀領袖的書,貧下中農就應該又紅又專,別被不好的書給干擾了。
孫祖杰知道張支書是好意,雖然他實在有些舍不得,但是他還是老老實實的把那些不必要的書都還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