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康州康州刑事鑒識科學化驗室總管,李昌煜教授對于這一次內地代表團的到來十分疑惑。
他出身于江蘇的一個大地主家庭,可是因為正在父親登上了那艘沉沒的太平輪而家庭敗落,只剩下寡母和包括他在內的十三個孩子。
母親是偉大的,她把十三個孩子培養成人,李昌煜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26歲帶著兩個箱子和五十美元赴美帝留學。做過餐館的侍者、證券行小職員,教過中國功夫,也當過化驗室技術員,前后半工半讀歷經十年。
在兼職三份工作維生的情況下,以兩年半時間修完了四年的大學課程:法律、刑事、生物化學。獲得過生物化學及分子化學碩士、生化博士學位后,并在四十歲那年成為美帝大學的終身教授和系主任。
此時剛剛43歲的李教授應聘擔任康州刑事鑒識科學化驗室總管,正處在事業最成功,人生最美好的時期。
所以無論從出身,背景,學歷和工作,李教授都沒有與內地有任何交集,所以他不明白為什么來自于內地的華投研究所會找到他這個實驗室來參觀。
但是李教授畢竟是華人,所以他還是同意了這個十分意外的要求。工作繁忙的他,甚至特意抽出半天時間,早早的出現在實驗室,等待著這群客人的到來。
華投的代表團總共有七個人,孫祖杰為首,他一眼就認出了李教授,所以孫祖杰早早的伸出手,用普通話說道,“李教授,晚輩孫祖杰,能夠有幸拜訪您,真是我們華投代表團的榮幸!”
李昌煜笑著點點頭,“很高興能見到家鄉的朋友,孫先生,您太客氣,里面請!”
李昌煜領著孫祖杰等人來到會客廳,孫祖杰左右看了看,目前的康州刑事鑒識科學化驗室規模并不大,所以會客廳也比較狹窄,這也代表了此時刑事鑒識學的地位,并不高,屬于輔助警方辦案的角色。
李昌煜工作十分繁忙,所以他十分坦率,寒暄了兩句之后,就直奔主題,“孫先生,據我所知,您是內地駐在港島投資公司的總經理,我十分好奇,您為什么要指名參觀到我這個實驗室?”
孫祖杰讓人把那臺PCR搬了出來,“李教授,我們華投研究所發明了一種新型儀器PCR儀,可以用于犯罪鑒定。
華投的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每一個人的DNA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找到了一個辦法,只要在犯罪現場獲得犯人的DNA,通過這臺儀器就可以大量的復制DNA,然后再與嫌犯的DNA加以比較,就可以確定兇犯的身份。
我知道您是美帝刑事鑒識學方面的權威,又是華人,所以我們想通過您來推廣這臺儀器。”
李教授聽完,愣了愣,突然間震驚的說道,“這怎么可能?這怎么可能?”
孫祖杰冷靜的說道,“李教授,這是事實,我們的儀器都在這里。”
李教授稍稍冷靜了一下,“孫先生,如果不保密的話,您能說說這臺儀器的原理嗎?”
孫祖杰并沒有說話,錢老師這時說道,“我是京師大學的講師錢安平,李教授,這臺儀器的原理并不復雜,您是生化博士,只要一聽就明白了。”
在解釋清楚之后,李教授立刻意識到PCR確實可以大量,快速的復制DNA。只是有一點,華國科學家所說的每一個人的DNA不一致,不知道真假,所以必須做相應的研究。
孫祖杰告訴他,對于這一點,華投也做了相應的研究,并且相關的文章已經發表了。
只不過文章的等級并不高,這也符合目前華國科學家的地位,所以目前對這些文章關注的人并不多,也沒有多少引用。
李教授從周瓊手里接過那幾篇文章,仔細的起來,看完之后,他聚精會神的思考了一段時間,“孫先生,這些文章實驗的內容,我需要立刻做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