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肯定不會客氣,先手對于業余棋手來說,有極大的意義。
砰!
胡亥拿起白子落在星位上。
張良也把黑子落在星位上。
第三手棋時,胡亥把白子落在小目上,準備布一個中國流,這是胡亥學棋時,非常喜歡的路數。
中國流由棋圣聶衛平先生發明,在當時棋界引起轟動,只要是聶棋圣先手。
一般均布置中國流。
胡亥布了個中國流,張良布了個三連星,有點武宮流的味道。
低掛!
胡亥不可能讓對方成勢,必須破除。
張良不理會胡亥,依然在左邊星位上落子。
繼續低掛角。
后世不是說金角銀邊草肚皮么!
二人落子盡快,不大一會兒,一個角的戰斗結果,胡亥獲取實地,張良獲得外勢。
到了此時,張良發現局勢貌似不怎么好。
勢不能成為實地,一切均是空的。
二個角被搶,胡亥占有好多實地。
張良呢?
大勢!
很強的大勢!
不過呢?
胡亥不擔心,那種草肚皮很容易破除,只需要在外圍輕掉幾子即可。
只要棋子在中原一帶活下來,這盤棋張良肯定輸。
不得不說,有點象中國流對抗武宮流的意思,此時張良在長考。
沒辦法,19格子的棋盤,張良真沒玩過,就算是再高的棋手,第一次使用。
肯定不習慣。
這就是胡亥的底氣。
一旦張良適應了19格棋盤,胡亥這種渣渣怎么可能下得過。
再說了,胡亥不可能與張良下幾盤,最多一盤即可。
棋局進入中盤戰。
張良想要圍剿胡亥中原的棋子,胡亥則連飛帶跳,該舍的舍,該棄的棄。
整個中原被胡亥沖得支離破碎。
一看中原活棋,胡亥馬上脫先,在邊角上補一手。
張良不適應胡亥這種天馬行空的下法,非常不適應,看上去東一鋤頭,西一棒棒的。
其實全都有聯系。
19格棋盤與17格棋盤比較,相差太多、變化更多,各種可能都會出現。
“草民輸了。”
張良投子認輸。
傳令兵又重新為胡亥、張良二人換茶。
“子房先生,中原地大物博、潛力巨大,可是,那需要實力。不是什么人都能占據的。
中原再好,在沒有實力前,邊角顯得更重要。就象現在這樣,秦帝國衰落了,
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朕只需要時間,依然能完成大一統。俗話說得好,
金角銀邊草肚皮。棋如人生、棋如江山。”
胡亥道。
“陛下,義軍百多萬兵馬,加上數十路諸侯,糧草不缺、士氣高昂。
秦軍呢?只剩下咸陽城周邊地區,能抵擋住義軍的進攻嗎?草民持懷疑態度。”
張良道。
呵呵!
“子房先生,叛軍的糧草真的充足嗎?不全是帝國在天下各地的貯備糧。
朕沒看見那一個叛軍諸侯動員百姓種糧食,制定出惠民政策。而朕在掌控權的第一時間,
頒布了幾個惠民政策、惠商政策。一旦朕穩固局勢,那些個造反的諸侯,一個個遲早會殲滅。”
胡亥道。
張良微微點頭。
心中郁悶呀!
不象一個昏君的樣子。
接觸下來,令張良迷惑不解。
“拭目以待吧!”
張良道。